当了瑜伽老师后,我感受到了用热爱获取所需的快乐。
面对别人“你这学历还来做瑜伽老师”的质疑,我也只是笑笑就过。
大学4年,虽说上了很多课也做了些社会实践,但也只能说是一个杂项“砖家”(搬砖的人家)。办公软件会一点,营销技巧会一点,文案策划会一点......可这一点一点带给我的不是自信,而是迷茫。
渐渐意识到那些被我视为“偏激勇者”的退学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真正的智者。
那些因为他们内心有目标亦或是觉得有比读书更有意义的事值得去追求,而这些退学的人通常也能获得我们所认可的成功,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
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公司的COO就是这样一位“偏激勇者”,他大一读了一半,书本上的知识也基本都已掌握,然后觉得属实乏味,于是退学去了上海,那是2010年左右。
到了上海,举目无亲。他来到人才招聘市场,第一天一无所获,晚上没地方住,也不舍得花钱住酒店,索性躺在被夏日温度笼罩着的公园长椅上,度过了这第一夜。
第二天,他继续去人才招聘市场寻找机会。他不是那种守规矩派,他也不会因为招聘要求上的学历限制不达标就不去尝试。
就像吸引力法则所说的,当你将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这就是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是它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
所以在他兜转于人才市场的第三天,他遇到了当时正在做互联网创业的两位创业者,他们一拍即合。而这位“偏激勇者”最终成为了这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们也都知道那个时期互联网公司就是整个市场的“飞猪”。
他没完成他的学业,但是他寻找到了属于年轻人的激情、热血与创造力。
我常常羡慕那些被社会定义的成功人事,我想他们的父母肯定很以他们为傲,他们也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当我跟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接触后,我发现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对成功的渴求,只是他们做了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以前,常常被劝导说:我们要把自己选择的事业做到最好,即使那是你不喜欢的事情。
我承认能够做到那样的人值得令人钦佩,但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跟随本心走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呢。我们已经被压抑地太久,忘记了自己的声音。
当然,我想说的不是鼓舞大学生退学,也不是否定读书的重要性。
而是想表达,武志红老师也曾说过的:“人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感觉活一生”。
也就是说,一个动力,首先发生在你的内在,当它能在外部世界展开时,这可以称为外化。如果不能基本实现外化,就必然导致严重的内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