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接触过的高中生家长
近几年,由于协助他人做家庭辅导班的咨询,我得以近距离接触形形色色的高中生家长。其实,从形形色色家长的表现,能感受到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能管窥到形式各异的家庭教育,能透视到各种不同的亲子模式,甚至能预见到孩子的将来。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学校教育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孩子教育的根源和关键在于家庭,在于家长。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一般来说,孩子之间的差距都是从家庭拉开的,也是由于家长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有一位权威教师曾经给过这样一个结论,形容家长的关注和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说说我身边的高中生家长吧!
一、 时时关注,步步紧跟型家长。
(一)、竭尽全力为孩子争取机会的家长
一位高二女生的妈妈G,联系我要求上辅导课。由于我们是小班课,受上课场地所限,每个班辅导班人数不超过6个人。而当时辅导班已经有6个人了,所以我建议她看看别的老师的课,或者等一等,等这边有名额了,会优先安排她的孩子上课。
但这位妈妈说了很多,为孩子争取立刻上课的机会,而且说得极为诚恳。最后,我说真的不行,没有地方了,我们自己开辅导班的,没有理由拒绝学生,但是为了保证辅导质量,我只能说抱歉了。G还不死心,说,“教过我家闺女的老师都可喜欢我家孩子呢,您先让老师看看我家孩子。没有座位,让我家孩子带着板凳,坐在一边旁听也行。”
说真心话,我实在无法拒绝这样的家长和孩子。通过这番话,我就能确定家长是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的家长,也能确定,孩子一定是靠谱的孩子。果不其然,这个孩子遗传了家长的品质,学习很努力,也能坚持。这个天资不算特别出色的孩子,踏踏实实跟着老师上了一年半的辅导课,最后考上了吉林大学。
有一位高二的家长J,听熟人介绍了我们的辅导班。J在高二下学期联系我要求上一对一。当时老师的课都排满了,确实没时间安排一对一,只能安排上小班。J不死心,两个月后,也就是高二升高三的那年暑假,再次联系我,还是要求上一对一。因为老师确实没时间,最后J妥协,同意孩子上小班课。J执着,孩子在学习上也很执着。这个孩子在上了一年的小班辅导课后,在高考中实现了单科提升20分的目标,最后被香港大学录取了。
从他们身上,我感到,很多家长为孩子真的是不遗余力,非常“舍得”。家长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为孩子搜寻信息、辨别、分析、判断,然后竭尽全力为孩子争取机会,全力托举着孩子向上、向上。
(二)、对学习规律一清二楚的家长
我的一位同事W,儿子上高中一年级。他想让儿子参加辅导。此前,他已经很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专业、学历、资历、教学经验,也听曾经学习过的学生家长介绍过老师的教学成果。但他没有直接把孩子往辅导班送,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要求和授课老师直接通话,进一步了解老师的总体安排、授课内容、讲授重点、辅导要求。同时,W把他儿子所在的学校、在班级总成绩排名、单科成绩的排名情况,孩子目前的学习困难、预计参加辅导的时长、预期辅导效果等一一和授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试问,遇到这类家长,老师能不对他的孩子更上心吗?
W还对辅导老师留作业的做法表示赞同。他说,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是以大量的练习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说,高考是需要刷题的。希望老师留作业多留典型题。
一位学生家长Y,每次考完试,都要求孩子把试卷给老师点评,让老师帮忙查找问题。当然,此前,家长和孩子也是做了试卷分析工作的,哪些部分为什么丢分,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算错了,还是解题步骤没按评分要求答题而扣分。孩子和家长先分析明白了,再找老师对接。
知识点没掌握的,请老师再讲讲,出几道相关题再练练;因为计算丢分的,咨询老师如何训练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果是解题步骤的问题,让老师给讲解一下应该如何更规范地答题。有这样用心的家长,孩子的成绩怎么能不提高呢?
还是这位家长Y,在一次和我沟通中,谈到了对他们孩子的期许,她希望孩子考上211、最好是985的高校,根据以往高考统计数据,这就意味着孩子要考到550分以上,这个总分分解到每一科,就意味数学这样的单课至少要保证120分(150分满分)。孩子现在还有多少分的差距等等。
不夸张地说,遇到这类家长,老师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好老师和好家长是惺惺相惜的。这类家长不仅尽责,还了解教学和学习规律,积极配合孩子和老师做好辅导工作,也有耐心长期付出。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家长,有这样的家长参与,辅导效果就有了保障。
(三)、要求老师传道授业,还要求老师解惑的家长。
曾经有一个孩子的妈妈F,在他的孩子刚刚报名时就给我打了个电话,除了详细描述孩子的学习情况,还特意告诉我,请授课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