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发散思维上班这点事儿教育
“有闲阶层”和“伪教育者”

“有闲阶层”和“伪教育者”

作者: 好奇动物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23:38 被阅读336次

    01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概括未来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人类的总空闲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诸如娱乐、旅游、聚餐等活动来填补空闲时间。从90年代电视上只能放精选电视剧,到2000年后网络平台大量的音乐、视频内容,再到现在自媒体、在线直播等碎片化内容的泛滥,这些内容的丰富也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空闲时间日益增多。但当一个社会出现一个学生拿着手机看美女唱歌都能给她打赏十多万的时候,只能说我们不仅太闲了,而且闲的很不正常。

    “有闲阶级“原指这样一批通过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收入和更自由的时间的人。但这里我想把他理解为那些有足够多空闲时间的人。空闲本是用来纾解生活工作压力的时机,可太闲了难免会无事生非。尤其是在这种空闲不是因为更高效的完成了原本应该完成的任务,而是单单无事可做,闲的蛋疼。

    稍微一想你应该就知道大部分这样的工作都在体制内,我曾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有工厂为了吸纳厂长的亲戚进去工作居然可以在早已经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再创造一个工作,而这个工作的任务就是坐在那里把东西放在秤上,甚至都不用他来秤,因为他旁边有专门秤秤的人。暂不论故事真实与否,但就我日常生活观察到的现象,我宁可相信这事情不仅是真的而且还是个非常广泛的现象。

    南京目前有三条地铁线,但除了几个核心站点外,大部分站点非上下班高峰期几乎没什么人上下车。我每天要乘三号线上下班,从底站坐20多站才能到公司,因此对哪些地方人多哪些地方人少很了解。我尝试过从人少的地方上地铁,但我发现就是这样人少的可怜的地方,一个检票口居然足足有五个人!

    其中两个人在围栏旁边聊着天,一个人在仪器显示屏前查看有没有违禁品,另一个人在仪器前面指导我们把物品放到仪器里过检,他身后不到2米的距离还有个人确保我们拿自己物品的时候按顺序别搞乱了。。。

    我自己在创业公司工作,我追求效率和成果,但即使工作很高效每天仍有很多事事情要带回家去做,更不提要抽时间读书和思考了。因此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我几乎震惊了,一方面惊叹这些人居然可以仍受这么无聊乏味的工作,更惊讶的是为何这里需要这么多的”工作人员”。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在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这里确实需要足够多的人手,无论这样的时间节点是否有必要存在的价值。

    因此因为某个重大事件或为了应付某个重大事件,体制内喜欢一时间招募很多的新岗位,吸纳了很多年轻人。但一旦热点事件过去不需要这么多人手,而又不方便辞退他们的时候,只能通过在增加额外的岗位或现有岗位增添更多的人来安排这些过剩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带来的是体制内的工作变得更加空闲,闲到蛋疼。

    闲的蛋疼就要找事情来做啊, 因此他们把时间花在了一些本无必要的事情上去,并把它们变成一个崇高目标的一部分,通过这样使得自己的工作名正言顺,或者自我安慰并没有荒废青春。比如经常开着车街头巡查的城管,对于城管的光荣伟迹我也不想谈,毕竟3000城管可以征服世界。我想聊的是,一旦这些人闲的蛋疼没事找事的时候,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就会出现,很多人因此失去做某些正经事的自由。很多人看到城管,就像老鼠看到猫一样。

    我每天上下班乘坐的地铁3号线底站紧挨着农村,很多住在附近的人发现机会来这里摆摊卖早点、烧烤、炒菜炒饭等食物,摆了一阵子后“工作人员”为了不影响市容禁止他们在地铁附近摆摊。但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他们想出各种办法和“工作人员”打起了游击战,最终工作人员妥协了:可以摆摊,但必须在规定的地方并每月上交一笔钱,这样问题完美的解决了。

    可今晚那些商家陆续开始提前收摊并把自己的伞卸下来和桌子椅子一起装到三轮车里,上前询问得知从明天开始再也不给摆摊了,有的店铺主无奈的抱怨生意刚起色就不能做了。

    我一直想不通有需求,有市场,又不是黄赌毒的正经生意为什么要被打压?单单统一管理市场也说不通,统一规范市场然后让他们办理营业执照之后纳税,超高的税收逼他们降低产品质量,想方设法提高销售额,那么最终又多了些黑心企业,这反而更不利于市场的规范。

    不纳税也行,他们原来可以做渔、牧、农等即使办理营业执照也无需纳税的行业,但城市化带来的四处拆迁给他们这个机会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和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让市中心停车费贵好多倍一样!

    我在想也许这些负责管理市容的“工作人员”刚开始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是因为体制内吸纳太多的人了。 因此到底是因为需要做这件事情才多了这些人,还是因为多了这些人才多出了这些事情呢?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02

    扯完这个,突然想到我最喜欢的教育领域。其实那些对孩子过于溺爱或忽视的父母,要么是太闲要么就是太忙,他们忘记了“平衡”的价值。太忙忽视孩子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暂且不谈,我今天想谈的是那些因为太闲导致的溺爱或干涉孩子的那些家长。

    很多父母在银行、研究所等体制内的单位上班,本身空闲时间是很多的,他们虽然在工作但真正工作的时间估计没有喝茶的时间多,因此他们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诸如:给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好?哪个老师好?要不要给孩子上奥数?等问题。很多体制内单位对手机使用有要求,因此他们最喜欢的思考方式莫过于公司里的几个“有经验”的家长聚在一起互相请教了。

    我听过非常多的这种教育心得交流,总结一下就是极度主观,缺乏理性思考。一个稍微有经验的家长会以专家式的作风来教育另一位家长:“我告诉你暑假必须去学自然拼读。“、“这个学校老师非常专业,保证你孩子能考好”。。。一旦开始交流孩子问题,比较自然是少不了的,很快这些太空闲的家长在上班的时候就已经把今晚要给孩子辅导的内容以及孩子暑假要学的课程给规划好了。

    他们思考了非常多别人孩子怎么样?我自己希望孩子怎么样?但很少思考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他自己到底希望怎么样?他们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远远多于从孩子那里观察来的,这样的空闲实际上不仅仅耽误了那些体制内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他们孩子的未来发展。

    “当局者迷”,这句话对于过于关注孩子的家长同样适用我举两个例子帮助家长们理解。

    发现N射线:X射线被发现后很多国家都期待能发现新的射线展现自己的科技实力,一些法国科学家宣称自己发现了N射线。它非常神奇,可以让人视力变好、可以让火焰更旺盛、可以让人更年轻。。。可当美国科学家想去了解N射线真面目的时候,发现法国科学家演示给他看的实验完全没有任何效果,但那些法国科学家却坚信自己看到了变化,还安慰自己说:“虽然变化不大,但只要改善实验条件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兔子的月亮:一只快乐的兔子,常常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欣赏夜空。月亮圆时,它很快乐:“瞧,月亮像一面常常发光的镜子,多美丽啊!”月亮缺时,它也很快乐:“哈,月亮像一只香蕉挂在树梢上,真有趣!”即使没有月亮时,它仍然快乐:“看,满天的星星代替月亮来陪伴我了,还朝我眨眼睛呢,还有云也游过来了!” 诸物之神见这只快乐的兔子如此爱月亮,就对兔子说:“既然你喜欢月亮,那么我就把月亮送给你了。”兔子惊喜极了。

    然而没有多久,快乐的兔子就变得不快乐了:月亮圆时,它担心月亮的夺目会招来与它竞争的对手;月亮缺时,它疑惑是否有人偷取了一块;乌云蔽月,它生怕它的宝贝被云夺走。总之,原先美好的一切已经变得险象环生、不再引起它的快乐了。

    03

    不过最有趣的是下面一类家长: 他们属于白领甚至金领阶层,工作很忙很辛苦,而且对孩子教育很上心,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孩子,可他们仍然在采取低效甚至无用的方法在培养孩子,就像对待工作一样。

    我曾看到过一个家长因为孩子上课忘带课本,从单位十万火急“飞”回家中并把课本送到孩子学校的伟大事迹。按理说他自己也在上班怎么还会管得这么宽呢?本质原因是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不太需要创造力或原创性的工作,笼统的说就是低水平工作。他们感觉每天的事情太多,每天都做不完,可产生的卓越效果几乎没有。

    互联网领域的工程师一直都觉得自己非常忙(虽然不如今天的创业者那么忙),但是产出却不高,他们自己也很焦虑。他们每个人可以列出四五项要做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更多一点。这些工作可能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也可能是由于沟通不完善其他人遗留下却要自己再检查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没法把时间和精力单独抽离出来全身心陪孩子,似乎陪孩子也是自己列出的几个任务之一,将就着完成就可以了。

    对这一现象唯一的解决方法恐怕就是:一些事情不要做了,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了。

    在互联网公司里,永远不可能有把所有工作做完了的时候,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这和传统的公司情况不一样。就拿软件开发为例: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任务是事先定义清楚的,虽然在开发的过程中有所变动,但是变动不大,你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自己的模块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工作是越来越少。

    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则不同,它的产品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无法清晰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因此不存在一个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

    而随着互联网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现在的传统公司也越来越像互联网企业了,即使身处传统行业你仍会发现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样复杂多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在Google内,上述这种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工作,但是那些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

    前一阵雅虎被Verizon收购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雅虎这个曾经被看作是互联网的代名词的公司,走到今天悲催的地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条就是他们的员工做了太多的伪工作。

    只要看看他们产品的变化就能知道这一点:他们不断地改版,其实这些修改既不增加什么新的功能,也没有让人觉得更好用;另一方面,他们很少开发出新的产品。如果到雅虎公司去看一看,在工作狂梅耶尔的高压下,里面的员工每天也在认真上班,但是就是不产生效果。

    Google和Facebook则相反,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便平时再忙,也要被淘汰的。

    而很多家长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伪教育者”?在子女教育上非常努力但又极其低效。给孩子参加各种竞赛、报名各种兴趣班、上最好的辅导班等等,自己和孩子都忙得焦头烂额,可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甚至孩子还产生了对学习的抵触。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对待“伪工作者”的办法来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避免自己成为“伪教育者”。

    在企业内,管理者对待“伪工作者”的办法有两点。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基础上去工作。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他们自己。

    第二点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好就是自己的另一种成功。但第一点却被很多家长所忽视——找到最能让孩子受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产品。

    任何复杂系统的特点是一两个关键事件的影响比其他所有事件影响的总和更多,就像现在互联网的几个关键节点,诸如微信,支付宝这些巨大节点比所有小互联网企业的节点总和还大。我多次强调教育是个牵扯到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复杂问题,因此想控制任何变量得到确定结果的可能性为0。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做好几次关键影响,提高孩子接近某些方向的概率,仅此而已。

    那么父母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应该也要排列优先级,至少我认为的优先级是这样:

    孩子自身的激情

    孩子自身的天赋

    家庭和社会环境

    适应未来的基本素质

    多学科领域知识

    最新技术理解和使用

    我这里并没有提到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这是一个贯穿孩子成长整个过程必须一直要存在的东西,因此不存在优先级。

    以上只是一些关键变量,还需要一些重大节点的触发,那些对孩子意义重大的关键节点是我们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关键节点不单单指幼儿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等不同时期的教育原则,也指的是遇到关键问题时我们的处理方式:孩子第一次考试不及格、孩子第一次恋爱、孩子第一次偷窃、孩子第一次放弃等。面对这些关键问题我们是如何对待并处理的,这就是孩子成长中的大节点。

    这些大节点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的培养无比重要,但它更多的是我们父母自身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因此教育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

    我们家长要去思考什么事情要做、什么事情可以不做。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有些时候需要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事情也未尝不可。

    再宽泛地讲,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断地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其实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所以,每当你因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当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处境时,把那些最重要的完成。

    同样,每当你因给孩子常识很多教育方法却毫无效果而焦虑的时候,重新梳理一遍采用的教育方式,主动站在对孩子成长帮助最大,最能让孩子适应未来的角度,思考哪些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方式,去除那些没必要的和低效的教育手段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闲阶层”和“伪教育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yl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