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小满
(一)生与死
不久前,为了打发夏日午后冗长的沉闷时光,便找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初识这本书,我是读不下去的,开篇回忆型的前言,超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感悟,让我放下过一次。
这一次,因前言有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引起了我的思考,便决心慢慢读下去。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说实话,在这个年纪提到死亡,的确过早。然而,很多年前,我便想过自我存活最好的年龄是六十岁,因为在我心里,小镇上忙忙碌碌的妇女,是我后半生的缩影,被嫌弃、满脸皱纹、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是我最后的归宿。我不相信人性本善,也不相信亲情的力量会超越自然带给人类的超长苦难的折磨。
在这本小说里面,主人翁渡边的好友木月在他十七岁的那年五月死去,从此他也被死亡俘获。纵观主人翁成长的三年里,读书、喝酒、打工、玩女孩是生活的全部。
其实,细究之下,渡边也对自己的行为有过怀疑,对当下的环境有过抗争。如基本不旷课,但是老师点名从不应答,在我看来这是内心的自我与当下抗争的一种手段,面对朋友的死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排解的方法,让自我的身份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还记得前段时间观看的《寻梦幻游记》里,传达的关于死的理念。那段话出自于大卫•伊戈曼《生命的清单》: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渡边自我封闭的这段时间,我总觉得这是第三类对抗的方式。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小孩,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向生物学上的死亡,沉寂便是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
二十岁的时候,渡边在直子和绿子的身上得到了成长,开始直面生活,租房,整理房间,不再被死亡萦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算是从死中找到了永生。
回到自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突然不那么恐慌了。直面过三位老人的逝去,反倒有了一种从容,也不再想着六十岁的时候结束生命,因为活到多少岁并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毕竟意外总是具有不可预见性的。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那么,从教育层面看,面对突然而来的死亡时,如何去排遣,如何找到方式走出是这本书最值得推敲的地方。中国式的教育里,缺少性,缺少死亡,部分沉重的东西,总会一概而过,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人们用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我们的少年,并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于是大多数人和文中的渡边如出一辙。
从哲学的角度去看,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我觉得村上春树绝对是深谙中国文化的,否则如何能把老子的精髓说得如此透彻。
正如作者所说,死是深刻的事实,但在青春年代,凡是都以死为轴心旋转不休是奇特的,在我看来,更是愚蠢的。
不为生而担忧,不为死而畏惧,坦然地活着,才是最美妙的事情,不是吗?
(二)爱与迷茫
我没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自然无法说出“爱”的准确含义,而大多数青少年也如此,可以说这是普遍的迷茫。
文中的渡边一直徘徊在患有精神疾病,情感脆弱的直子和活泼开朗的绿子之间,读完本书,你问我渡边到底爱不爱直子,我回答不出来。有一个说法是:在大多数女性心里,爱与性是分不开的,因爱才性,而大多数男性心里,爱和性是完全分开的。在渡边这里,好像两者都不符合。
渡边与直子之间有过一次亲密接触,而这也成为他对直子念念不忘的原因,因此,我不敢苟同渡边爱直子这一说法。
整本书里,渡边好像跟所有相遇的女性都可以发生关系,而后从不觉得有什么,即便在如今开放的社会,我也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何时,性变成了一件如此随便的事情?我宁愿相信,这是作为青少年的渡边,压根区分不开爱与性的迷茫所导致的。
而绿子,似乎是渡边情感里比较干净的一块,可是到最后也没有把两人的结局写出来,或许经历了一切的渡边,从此之后会懂得珍惜吧。
回到这一个部分的主题:爱与迷茫。爱始终是一个摸索的过程,男性的成长也跟女性分割不开,这是这本书十分显露的一个地方,但是比较而言,迷茫在这本书里的比重更大。渡边所有的行为,都是对迷茫的一种探索,这跟第一个层面,是完整的一体。
主人翁对于爱与性之间的迷茫,也跟教育的缺失是分不开的,他的父母一直都缺席,包括他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女子,也是缺失这一块的。所以,我认为这是普遍的迷茫,文本的故事是真实的,探索的过程是痛苦的。
于我而言,这本书整体的色调是消极的,所以我不太喜欢,也认为二十五岁之前不要看这一类的书,毕竟生、死、爱的问题,作者也是中年以后才悟出来的道理。
网友评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经历又是双面刃,成长无苦痛并存。
凡是都以死为轴心旋转不休是奇特的……这句话没看懂😂
我觉得,男主爱着直子也爱着绿子,两个人在他心中位置不同,绿子可能是更适合的可以幸福下去的爱,直子身上带着让男主纠结迷茫的情怀。
对文中“中国式的教育里,缺少性,缺少死亡,凡是不好的东西,总会一概而过”有点不一致的看法:性、死亡,都是不好的吗?中国式教育里仇恨是不会忽略的,仇恨好不好呢?所以,你这个“凡是”有点绝对,不够准确。
一己之见,冒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