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周六了,但照例是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因为今天儿子依然要上课。
据说中考、高考到时都要占用他们的教室,所以以后接连几个周六都要补课。
一早起来,儿子就闹情绪,哭丧着脸说,周六也得上课,我好难啊!好难啊!
我说,到时,你们不得连着放假几天吗?
他说,放假。
我说,今天全校是让你一个人去上课吗?
他说,不是。
我说,那不就结了,你难啥难?一天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话虽如此说,我也觉得多出周六一天呆在这里,莫名地有种煎熬的感觉。
早饭后,收拾好,接下来干嘛呢?
手机充着电,读从书店借来的书吧。
坐在餐桌边看《搜索》,一本网络小说。
这里没有书房,没有书桌,简陋得很。一张餐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吃饭,办公,写字,读书,都是坐在这里。
烧了一壶水,泡茶,金银花茶。近来,自己多出一个毛病,读书,得喝着茶,要不读不进去;写字,也得喝着茶,要不写不出来。
所以,我一般下午写字,不敢晚上写,怕喝茶失眠。
喝茶,读书,也是疲劳。好久没有读小说了。
其实,现在的我不怎么喜欢读小说,大概是年少时读得多了。也曾有人建议我以后尝试一下写小说,我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的,也不想有。
我写随笔,写流水账,写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狂欢,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讲究章法,也不讲究逻辑,记录而已。
但我佩服那些写小说的人。毕竟小说最能表现出生命的张力和人性世界的斑斓,是文学之最。
人生只有一次,许多内容,你不能去经历。就算你去经历,你有限的生命也无法展开其中的各种丰富多彩,但是通过小说可以去展现。一些现实中求而未得的美好,也可以通过小说去体验。
而我的流水账呢,只能是一种记录,一种对生活点滴的记录。不过,我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写,想写什么写什么,可以是寂寞,也可以是辽阔,只要我愿意。
继续读书。之所以借这本小说来读,是因为它入围了鲁迅文学奖。2012年,又被陈凯歌拍成电影。
电影我是看过的,因为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高圆圆,姚晨,陈红。但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一部好电影,必定有它自己独立的灵魂,是不能被原小说束缚的。所以,电影虽然尽可能还原了原著,但基于它的特性,拍摄过程中必然开辟了一些美,也不可避免的破坏了一些美。
所以,上周末去书店换书的时候,看见这本小说,好不犹豫地借下了。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网络暴力与残酷的人性。
小说主线是叶蓝秋,通过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切换,又展开不同的几条支线,来表现各个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实景。
当看到得了绝症的叶蓝秋说:“我要过好每一个小时,每一分,每一天······。”这句话时,我被深深地触动了。然而,迫于各种压力,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正读得尽兴,电话响了,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原来是个补课机构的电话,让孩子报暑假补习班的。我说了声“不需要,谢谢”,就匆匆挂掉了。
很奇怪,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儿子的名字的,又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暑假不是还早着吗?让儿子暑假去补习班,就算我同意,只怕孩子本人也是不答应的。每个假期,他只想着疯玩儿。
一个电话,扰得也没心思读下去了。我最烦这样的电话,耽误别人的时间。我虽然很闲,但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人或不喜欢的事上,哪怕一分钟。
还是准备做午饭吧。
做了一个鸡公煲,一个腐竹炒木耳,还煎了两条鱼,都是儿子喜欢的菜。
有喜欢的菜吃,这一天是不是好过一点呢?对于孩子来说。
鱼和鸡,都是昨天先生从家里拿过来的。我有好几年不吃鱼了,因为吃鱼过敏。今天想冒死吃几口,我最喜欢吃鱼,今天的鱼闻起来又特别香。被儿子拦下了,不让冒险吃。
昨天来,先生还给我微信转了1000元钱,让我安排生活的。
我想,你不会转个1314吗?或者521也行啊。生活里包含着爱情的味道,不好吗?
算了,一个不解风情不懂浪漫的人,和他说什么。
午饭过后,困意袭来。
躺在床上听着歌入眠,听《布列瑟农》,纯净,忧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