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如何选择?
上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几年有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宁坐在宝马上哭也不坐在单车上笑!
当被问及:你选择在宝马上哭还是选择在单车上笑?面对这样一个独木桥的问题,我们无疑又是在做"鱼与熊掌"的选择了。但是,在"黑"与"白"之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我可以选择在宝马上笑呀!
然而,让我们经常忽视的这个"灰色地带"往往是因为一些关于"选择"的谬误而引起的。举个例子:现在我人在杭州,对于"去香港"跟"不去香港",拋个硬币用正反两面作一个选择。在这个选择中,其实"去香港"与"不去香港"不是两个选择,而是一个选择的两个面。这里面我们只停留在"香港"这一个选择上决定去与不去,限制了自己的思维,阻碍了我们去找到更多的选择:例如,除了"香港",我们还可以选择"澳门"等其他地方;又例如,除了"去与不去",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参加聚会"、"参与公益活动"⋯⋯找到更多的选择,给予自己的人生更多不同视角的探索,领悟人生更多的不同与美好!
那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选择、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呢?
第一,选择意味着要放弃;
第二,我放弃了我喜欢的和我在乎的;
第三,因为要放弃,所以我不愿意面对选择;
第四,我不能得到更多。
上面这些关于"选择"的局限信念限制我们的思维,让人不愿意走出"舒适区"。
在选择的过程中,有得必有失。在感觉到有50%的"失去"的同时也有50%的"得到"。但是,在这50%的"得到"里面,我们如何运用手上的资源将这50%转变为更多,转变为60%?80%?甚至更多呢⋯⋯
这让我想起在女儿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她在周末上舞蹈课和钢琴课。当时,我是这么和女儿说的:妈妈知道你很想周末找小伙伴玩,但是妈妈也知道你很想学舞蹈和钢琴。在你决定上舞蹈和钢琴课的时候,意味你玩的时候就减少了,因为你把减少的玩的时间用到学习舞蹈和钢琴上了。你知道你失去什么和得到什么吗?女儿认真思考后很坚定地告诉我:妈妈,我知道一一我失去了玩耍的时间,我得到了学习舞蹈和钢琴的乐趣。但是,我觉得我收获到的是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所以我不觉得我有失去什么。
女儿这种"失去"反而是"得到"的信念,让她找到了更多的选择!
丰盛日记(打卡032):得与失之间的选择,"失"不一定就是失去!所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