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记忆

作者: 采菲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21:32 被阅读6次

早晨起来,看着窗外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小孩,三三两两从窗前走过,偶尔会想起小时候上学的学校。

我的学校座落在闽北山区沙溪河边,学校在东头,家在西头,每天上学都要穿过蜿蜒曲折的石子巷道,路过一户户人家的家门,经过一座短的石桥。穿过包子铺,理发店,供销社……村中心街道,又路过许多人家的家门。

最后走进的是学校的校门。

学校的围墙也是村居的围墙了,墙外是碧绿的田地和青山。沙溪河沿着山脚平静地流淌。

留在记忆深处的最是学校的校舍了。

很奇妙的布局,“井”字形的二层砖木混合建筑,巧妙的环形通道是孩子们捉迷藏,追追跑跑,打打闹闹的小迷宫。低年级的学生下课时经常楼上楼下地跑,木质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聪明的孩子自有办法,踮起脚尖迎着曲折的通道,藏猫猫。

“井”字的上一横楼上作为老师宿舍,楼下依次为一二三年级教室,下一横是四五年级初一初二教室,左撇又是老师宿舍挨着初三教室,右竖依次是食堂,老师办公室,还有大大的礼堂。

念小学时经过初中的教室的门口,看着高大的学长学姐乌丫丫坐满教室,老师威严的站着,学生鸦雀无声。莫名的感到敬畏。踮起脚尖悄悄溜过。

下课放学时经过老师宿舍门口,看见老师一家几口人生活在不到半间教室大的宿舍里也会觉得奇怪,作为农村孩子一大家族,一大栋房,一大片田地,一大堆农活,脏兮兮……完全不同于老师的精致,卫生的生活场景,有时觉得稀奇,也会偷瞄几眼。

“井”字的中空是小操场,“井”字的脚下就是宽阔的大操场了,大操场边排队列的高大的香樟树。

晨读时刻经常可以看见拿着书本的初三学生在树下背书。怀抱书本,昂头苦思,一边想一边念念有词,有时低头翻开书页偷看一眼,有时昂头眯眼语速飞快,“嘀嘀叼叼”背着只有自已听得懂的词句。有时用手敲打香樟,有时环抱香樟,绕它几圈。好似会不会背书倒是树的错了,不会背敲它几下,背书背全了,奖励几圈。好些同学都这么干过。

最后一节休育课才是大操场的狂欢。跳远的,跑步的,打篮球的,还有扫地搞卫生的,背着书包回家的……黄泥土大操场尘土飞扬,老师和学生汗流浃背,热闹异常。仿若就在眼前了。

学校的大礼堂,那六一节颁发奖状,唱歌跳舞,举行庆典,表演节目的地方,实在是庄严的所在,高高的舞台,代表肯定,代表荣誉。那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向往吧。

在五年级毕业那年,由于城里盖电站,河水水位上移,村里民居连同学校全部搬迁。

现在的旧址只能是沙溪河偶尔露头的一片水草了。

念小学的学校从此就定格在五年级的毕业季了。

那层层的台阶,

那咚咚响的木板楼,

那宽阔庄严的礼堂,

还有那环形迂回的楼道,

隐约中有少年孩子奔跑嬉戏的笑声,

还能闻到操场上飞扬的五月尘埃的味道。

相关文章

  • 学校的记忆

    早晨起来,看着窗外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小孩,三三两两从窗前走过,偶尔会想起小时候上学的学校。 我的学校座落在闽北山...

  • 记忆中的学校

    香港回归那年,我因为家庭原因从城市转学至乡镇上中学。随着妈妈走到这所中学的大门口时,我的内心一片凄凉,甚至不想在上...

  • 记忆中的学校

    五年级时,我们曾被合班在离家十里外的石华峙读书,听说学校以前是庙子,就四个班,两个五年级,两个初中班。有个学生蒸饭...

  • 18.11.14学校记忆

    她以为,学校是含有情感的生命物,冷的,热的,她不知道,走后,学校变成了冰冷的九宫格。她以为,刹那的深情会成为永恒,...

  • 学校的中秋,值得记忆

    对于大多数大一的新生来说,第一次离开家,来到远方,第一次在家外过中秋,本该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次,选择...

  • 青春记忆--学校的板面

    想必去过徐州、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对那里的生活习俗也有所了解吧。这种了解是游客的那种惬意游览?是学子的依依不...

  • 记忆/我们村的学校

    我们村是一个大的村庄,有上千户人家,人口数千人。 我们村有两所小学,现在只剩下一所学校了。 一所老的小学,一所新的...

  • 童年记忆(村里的学校)

    小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学校,记忆里规模不小,附近村队的孩子都到这里上学。 学校座落在村子东...

  • 我记忆中的学校

    大年初四,我和姐姐回老家,闲来无事便带着几个小屁孩去小学校园玩。故地重游,所有的一切都和记忆中的学校截然不同。是啊...

  • 记忆中的兰草学校

    红色兰草-记忆中的兰草学校原创 杨莉 红色兰草 2017-12-18 记忆中的兰草学校 杨 莉 图片上一二年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b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