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老家,就是故乡,它是唯一的,但一说起来,范围就比较宽泛。譬如有人问我,老家在哪里?我会根据问者的籍贯和当时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可说高畈老家、梅江老家,也可说兰溪老家,金华老家甚至浙江老家。而“根据地”,倒是可以多个的,凡是你中长期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都应该是,不仅仅是革命年代共同战斗过的地方。
在过去,老家、故乡与“根据地”应该有所重叠。爷爷、父亲和我,三代都是在家做农民,那也就没有“根据地”一说,爷爷、父亲这两代人中有一代从军、外出做生意,并在外地居住下来,而你也在当地安分守己地工作、生活,是有老家、故乡和新家之别,似乎也没必要把“根据地”牵及上。在我看来,“根据地”是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简言之,是自己打拼过的地方,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有色彩斑斓的记忆。
要说老家、故乡与“根据地”的关系。老家是父母造就的,根据地是你自己造就的。虽有自然的面貌,生存的状态,工作的方式的差异,但生活和劳动的本质是一致的。有意思的是,你的“根据地”往往就是你儿子的老家或故乡。以此类推。就这个意义上说,老家是传承上的根,精神上的根,“根据地”是现世报,是物质上的根。
直到今天,也还有迁不迁户口一说。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让人艳羡,从城市迁移回农村,会遭人鄙夷。为此,后者常常在熟悉社会里面抬不起头来,会产生“生不如死”的感觉。
我从高畈老家到兰城里来学习、生活、工作,不仅仅有“迁移”的含义与成分在,几乎还可以用“跨越"来解释。跨越横木岭岗、跨越马涧岭岗,跨越白沙岭、石埠岭,跨越农民与城镇居民的鸿沟,成为一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是政策给予我的机遇,也是当时日思夜想的青春梦想。
整整四十年来,兰城变化日新月异,家庭生活美满幸福。曾经以兰江和330国道为生活坐标的我,无论个人身影与自我感觉越来越纤细,按朋友的话说,就是越来越低调,越来越平民化,越来越平庸,这是连自己也想不到的事。
炊烟已经远去,悠远的乡愁埋入心中。暑天终究要远去,来自东北的凉风吹拂脸颊。我的情梦呢,我的理想呢,我的得呢,我的失呢?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8月31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