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孔孟之乡邹鲁文化伏羲
帝乡雷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帝乡雷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作者: 孔孟之乡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3:53 被阅读6次
    帝乡雷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济宁市泗水县东境与平邑县接壤处,有一片广阔的低洼地带,方圆达二三十里,面积68平方公里。上古时代这里曾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巨大天然湖泊,周围环绕着草木丛生的沼泽湿地。据当地传说及史籍记载,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古雷泽的遗址。雷泽南畔立有明代石碑,题曰“雷泽湖”。此地东近蒙山,西临泗水,北拱泰岱,南望凫峄,山环水抱,风水宜人,地灵人杰,向称“帝里”,上古时代先后走出了三皇之首的先帝伏羲和五帝之一的虞舜,成为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之地。虽然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淘洗,叠积了厚重的历史尘埃,二帝在此生长活动的遗迹仍然处处可见。《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易·系辞传》疏、《潜夫论·五德志》等典籍亦同此说。华胥所居之华胥国,就在雷泽西北十几公里处的古华渚,历久讹变为黄沟。当地又有华胥山,讹为黄粟山,俗称黄山寨。又有华村,即汉代所置泰山郡华县的旧治。其地自古建有伏羲庙、女娲庙。华渚、雷泽近在咫尺,此处即为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的雷泽,是言之有据的。

    伏羲氏族久居于此,以族名地,许多与伏羲有关的地名保留至今。雷泽, 又名服泽、伏泽,服伏同音,皆因伏羲而起。清泗人王子襄《泗志钩沉》

    云:“泗水东七十里伏山,亦作服、负、浮、包,亦名浮丘??所居有泽,因名莱泽,音特作雷泽”。伏山在雷泽北,俗名关山,雷泽南有萯首山,即陪首山;又名伏首、负首、服首,俗名普救山。山麓起伏而北,至雷泽西滨,一支东北与伏山相接;一支转折西南行为负尾山,即陪尾山,山西麓有泉林,泗水之源也。凡上所列伏、服、负、浮、萯、包、陪、普诸字,皆由伏字一音之转。以伏字命名的山名、泽名、地名如此多而集中绝非偶然,实则为伏羲一族发迹并久居此地的力证。

      伏羲风姓,雷泽一带古为风、莱二族共居之地,因此有不少以风字命名的地名保留至今。雷泽东南方有扶犁山,亦名抛犁山,又有浮来山,亦名包来山。其扶犁、抛犁、浮来、包来等名称皆为风莱二字之音转,古代扶、抛、浮、包皆读重唇,与风字同音。

    伏羲以下几千年,其风姓后裔曾长期居住繁衍于雷泽及泗水上游地区。《伏羲庙残碑》有文:“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据《春秋·左传》记载,至春秋时期,伏羲的风姓后裔任、宿、须句、颛臾四国,仍在奉太昊伏羲之祀。已故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认为,颛顼即颛臾,“伏羲奉祀四国,颛臾在费县西北,与泗水东南相接,即伏山、雷泽一带,地为伏羲旧壤,故以本地之族裔奉其明祀,立国为颛臾。”位于雷泽湖东十几公里处的平邑县城东颛臾村,即为古颛臾国旧址,如今遗迹尚存。可见雷泽就在古颛臾邦域之内,确为伏羲发迹之故壤。泗水城西原有风后岭,岭上有风后庙。风后即伏羲族风姓后裔成为国君者,居于县西之岭,因称风后岭。族人立庙奉祀风后,故有风后庙。据清末王子襄《泗志钩沉》所述,似当时风后岭附近尚有封姓(即风姓)族人,直至元末之乱,庙毁废封,居民歼尽,风后才改为丰后,后又改为酆后。

      雷泽一带不仅存在伏羲族人生活繁衍的众多古迹,而且散布着舜帝发迹的大量遗迹。雷泽南有历山,即舜所耕之处。《孟子》言:“舜生诸冯,迁於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就在历山之南的诸冯村,清末改名为凤凰庄。一说即今平邑县铜石镇浚河两岸的南诸冯、北诸冯、诸冯铺。宋司马贞《史记·索隐》记:“舜母握登,于姚墟生舜,因姓姚氏,姚墟又作陶墟”。郦道元《水经注》载:“泗水出卞县故城东南,陶墟西北??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陶墟,舜所陶处也,井曰舜井”。可见,舜的出生地陶墟(姚墟)就是位于卞县故城东南部的雷泽历山地区,诸冯村恰好位于陶墟之内。

      从舜帝先祖的地望分析,王氏《泗志钩沉》说:“颛顼封其庶子穷蝉於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勾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徙封勾望于郚”。勾望即舜的曾祖父。颛臾、姑幕、郚三地皆距雷泽不远,位于姚墟附近。由此可知,舜生于雷泽附近的陶墟(姚墟)是可信的。再从舜早期活动的地域看,《史记》

    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寿丘即今济宁的曲阜,负夏亦称负瑕即今济宁的兖州。可见舜早年耕、稼、渔、陶、作什器、就时等活动,就来往于距雷泽几十公里之内的兖州以东一线。由于舜德高望重,且以孝闻,深得民心,影响日远,后被尧帝发现,“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在雷泽历山周围,遗留有众多有关舜的历史遗迹。元代《舜帝庙碑》载:“出泗水县治,溯朝阳而行,八十里之遥,有山曰历山,世传为舜帝所耕之地,其旁九男之渚,二女之台,遗迹者甚多,山之东有祠,有石刻,金大安元年重修也”。明嘉靖十年《重修舜帝庙记碑》文:“泗邑东南七十里有历山,乃故圣君大舜耕稼之地也”。又有明碑记:“泗邑东去封内七十里,有历山,山之左有民舍千余家,自古为集。村依山名焉,为先帝大舜耕、陶、渔之处也”。《史记》载: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从文革时期于历山村东舜帝庙西沟的出土文物及沟两侧所裸露的古建筑痕迹中,可以辨认得出,历山确是古代一座规模较大的城邑。2010年,山东省考古队对历山遗址进行了部分考古发掘,面积达2.1万平方米,发掘出沟1条,墓葬3座,建筑基址3处,出土有陶罐、瓷盘、瓷碗、铜簪、铁锄等物品。历山村东有舜帝庙村,该村西北有舜帝庙一座,占地十余亩,殿宇遗址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60米。庙宇庄严肃穆,气势恢弘,庙内古碑众多,松柏参天,奉祀舜帝及娥皇、女英。前有舜桥、舜井,可惜毁于文革期间。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金代大安元年(1209年)重修庙碑,文曰:“创建久远不可考”。《费邑古迹考》

    亦言“立庙于斯,其由来远矣”。雷泽湖西缘亦有舜井一口,俗称驸马井,所在村庄就叫驸马井村。因舜娶尧二女为尧女婿,井名由此而得。我于去年曾前往探访,见井已废弃,井旁石碑倒地,井沿石壁因磨损日久留下深深的沟槽,井旁有新立的济宁市泗水县文物保护石碑。倒地石碑上有乾隆四十五年的“重修石井碑记”,碑文记载井为驸马所建,并记述了舜的姚姓后裔主持修井的事迹:“我驸马井旧有石井一座,创造不知始自何代,因名驸马井,是知驸马为之于前者也。有本里姚君讳之兰者,曾君讳尚文者,不忍坐视。慨然有志重修,……于是有驸马为之于前而美斯,后有姚君为之于后而盛斯传美,是为记”。

      王献唐先生生前曾亲临雷泽历山一带实地考察,采取“以地名证之,氏族证之,乐歌证之,母族证之,庙祀证之,族裔证之,官司证之,凡数十余事”,通过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姓氏学等多学科的深入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舜为泗水之人,已成定谳。《世纪》诸书冀州之说,可不攻自破矣。以舜为泗人,而泗有历山、雷泽诸处,知史籍所载重华耕渔之地,皆确然不诬。更知所载伏羲居处之雷泽诸地,亦确然不诬。当羲皇之前,已有各地之名,伏羲生长于此,居住于彼,族人相传,史籍各就生长之地分别纪之。其后帝舜亦生长于此,而耕渔于彼,史籍亦各就生长耕渔之地分别纪之。二帝同为泗水之人”。至于各地的多处雷泽历山,有的有山无泽,有的有泽无山,有的虽有山有泽但地在东夷之外,有的虽处东夷地区但地势低洼,与二帝所处洪水泛滥时代情势不合。凡此与二帝发迹之史实皆不相符,足见二帝发迹之处只能是泗水雷泽历山,其余都是二帝走出雷泽,自东徂西,进入中原之后,族迁名随之地。

      雷泽地区作为伏羲虞舜二帝发迹之地,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山泽秀美,风景奇异,自古就是绝好的游览胜地。明代更将“雷泽秋声”列为著名的“泗地十景”之一。

      雷泽湖地下为石灰岩层和砂岩层地质结构,湖底满布石灰岩巨石。经过千万年的湖水溶蚀,一些湖底巨石出现巨大缝隙和洞穴,湖水便漏入地下,与地下水汇合后透过石灰岩溶隙及砂岩断层,向西流至陪尾山麓涌出。湖水夏季涨满,秋冬漏涸,因此雷泽又名漏泽湖,当地居民俗称漏斗湖。

    对于漏泽奇观,古籍志书多有记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陶“墟有漏泽,方十五里,渌水澂渟,三丈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左右民居,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洑,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自此连冈通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元代于钦《齐乘》记:龟山“西南十余里有漏泽,泽有五穴,春夏积水,秋冬漏竭,将漏之时先有声,居人扈穴取鱼,随种麦,比水至,麦已收矣。”《黄志·漏泽记》载:“泽中之穴,怪石嶙峋,外险中虚,容数十百人。”王子襄《泗志钩沉》则云:“湖心突起攒石,立秋后水泄石窦,其声如雷,雷泽之雷义起于此。”光绪《泗水县志》载:“漏泽湖,亦名雷泽湖,在城东五十里。中有石窦,伏秋多雨,众水灌入,渟滀十数里。秋后石窦自开,湖水下沉,其响若雷。”明代于慎行在《游泗上泉林记》写道:“问水所从来,盖出雷泽云。泽方数十里,春夏水拍空,秋冬则涸。其涸也如雷鸣,一夕而竭,水溢陪尾山下,为泗诸泉。常有泽中器物浮出,斯已神矣。“各种记载虽穴数不一,方圆不同,情景有别,但从中亦可略见其概貌。

      自古以来雷泽湖水就是泉林泉群的主要地下水源,堪称泗源之源,圣源之源。它不仅孕育了伏羲、虞舜二帝,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而且哺育了孔孟颜曾众多先贤,成为儒家文化的摇篮。因此古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揽胜,观光吟咏,留下许多优美诗篇。唐代校书郎李潜写有《漏泽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送乔仝寄贺君》中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诗句。明代文学家于慎行《泉林歌》赞之曰:“雷泽万顷波,

    澎渤如万马。陪尾镇之不得溢,

    酾为灵渎出其下。”明代泗水知县张祚在《泗地十景咏?雷泽秋声》诗中吟咏道:“春水盈盈秋复竭,雷泽隐隐振虚豅。须知太极相循理,只在阴阳消长中。”明代泗水知县尤应鲁在《游泉林得泗上民风歌》赞叹曰:”岩壑奔腾赴雷泽,漾漾湖光百谷王。岗陵叠障无从泄,一声秋响裂地藏。暗穿万窍疏石窦,喷薄泉林涌流洸。莫言此说是虚诞,趵突古传有弃糠。”

    透过史籍的种种记述以及文人墨客的吟咏诗篇,可以遥想当年漏泽的壮美景观。入夏湖水涨满,碧波万顷,渌水澂渟,鱼虾游弋,四周草木丛生,蝉鸣蛙唱,一派江南风光。一声秋响,石竇自开,水穿地窍,涌入泉林,声若雷鸣,惊心动魄,数夕漏涸,倾陂竭泽,鱼鳖暴鳞,不可胜载,居民捕鱼,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景不知延续了多少世代,及至清末,“石窦泥土淤塞不复开”(《光绪泗水县志》),湖漏不再。请杨佑廷《雷泽湖考》说:当时“石穴既不复存,湖水秋后只潜消,雨水少则涸出者多,雨水多则涸出者少。冬前春初尚可种麦,夏秋可渔,但不若旧传之奇异耳。”我村就位于雷泽湖旁,村里的土地有一大半在湖里。记得建国初,每到盛夏初秋,湖里还是一片汪洋,但秋季还能种植一季抗涝的高梁,每到杀高梁季节,村民们便争相去湖水里抓鲤鱼。到了1958年前后,济宁市泗水县罗县长带领群众在湖西开挖“回龙套沟”,将湖水引入西面的洙水河道,再汇入泗河,名为“雷泗新河”。后来又在湖东南治理了跃鱼沟,增加泄洪,开渠放水。由此沧桑巨变,千古雷泽风光不再,沧浪湖水变为沃野良田。历史上名播遐迩的“雷泽秋声”胜景也被新的“泗水十景”所取代。但时至今日,湖区周围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多数对当年漏泽湖情景仍有记忆。出于好奇,前年我曾实地探访过雷泽湖的漏眼,在灰泉村和南近台村位于湖区的田地里找到了两处漏眼的大致位置,因表面已被田地覆盖,无法看到他们的真容。印象较深的是仲村镇南近台村的一位老者马全来,非常热心地带我去察看了一处漏眼的具体位置。该漏眼位于南近台村南湖十三亩地的东南角。现在此处地面平整,遍植杨树,已经看不到漏眼的任何痕迹了。据他记忆,早年间该村村民马景武曾经进入该漏眼探视。漏眼的上部空间较大,约有一间屋大小,向下有一个较窄的深洞,深不可测,用五六根担担绳子(每条三四米长)连接起来也没能够打探到底部。

      另据程琨考证,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未至七十年代初,济宁市泗水县分别修建了四座中型水库,其中包括华村水库、龙湾套水库、贺庄水库和青界水库。这几座水库的建成,对当地的农业和水产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放到文化的角度来说,水库的建成却是对人类古文化宝藏的一次毁灭。在四座水库中,最大的两座为贺庄水库和华村水库。这两座水库相距不远,库区所占的范围包括了上古时代的两座历史文化古迹—华胥渚和古雷泽。随着水库的建成使用,大批的人文历史遗迹便永远沉没在了水底。(郎兴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乡雷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ik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