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低头看书,抬头看世界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读书笔记-心灵的成长,永恒的旅途

《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读书笔记-心灵的成长,永恒的旅途

作者: ZY南山忆 | 来源:发表于2016-04-24 16:08 被阅读149次

自律的原动力-爱

ps:正如作者所说,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定义,作者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定义是无可挑剔的,只能说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定义,以展开论述。因为作者在这个章节里所提到的观点我觉得非常经典,所以这一章以引用整理原书的笔记为主。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这句话包含两个要点:其一,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的爱,其目的应该是站在心智成熟的角度,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很多人习惯于为自己编造堂而皇之的理由强调自己的付出是爱,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爱是什么。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己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爱他人。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传统意义上,爱就是一味地为对方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怀对方,却忽略了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这一爱的本质目的。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父母的溺爱,隔代教育的溺爱,以及相反的恶劣的暴力式的爱,或者是看似正确的,仅限于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式的爱。而对于情人夫妻之间的爱,则出现了仅仅满足于身体上的接触,或者是感觉上的爱,不关心自我与对方的心智成熟的狭隘的爱。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曾提到承担责任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责任的内涵可以无限扩展和细分。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死亡这一生命过程中,我们的角色在不断变换,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承担。不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亦或是情人,或者职业人士,或者学生等等,我们都有责任要去承担。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承担学生或者是工作上的责任,忽略或者是弱化与情感联系密切的家庭角色的责任。我身边有很多人的父母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却处理不好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各种隔阂和代沟。

以我自己的母亲为例,我的母亲特别习惯于强调自己对我和我的弟弟所付出的巨大的自我牺牲。最初,在这种反复的强调下,我觉得很内疚,认为是我和弟弟的到来给她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让她为了照顾我们而不得不去忍受一段可悲的婚姻,去选择继续与我的父亲维持这样一种脆弱的婚姻关系。我的母亲从未想过她这样的想法给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抱怨,尽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很明显她并没有理解并践行真正意义上的爱。甚至可以说,她一厢情愿地认为自我牺牲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其实她的潜意识里更多的是恨,对自己的不幸的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就像我的母亲一样,有时我们自称是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一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更可能是出于自我的意愿,核心的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

我身边的朋友中有父母离异,由奶奶带大的,也有父母在她小的时候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的,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我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母不能妥善地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给予他们真正的爱,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灵上比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父母很容易认为只要给予孩子物质的满足,就是对孩子的爱。他们把抚养孩子成长看做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以至于认为不需要花自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要投入金钱足矣。这样的”爱”远远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爱,只是父母为自己逃避责任所找的借口罢了。爱,不是简化的投入金钱就应该产出亲情的公式,不是掩盖自己逃避责任的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关于溺爱,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借口。没有原则的爱,并不是站在促进自我与对方的心智成熟的目的上出发的,也是背离真正意义上的爱的。爱,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关于情人之间的爱,如果仅凭感觉行事,也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坠入爱河时与对方亲密无间,却很快感到厌倦的原因吧。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它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其二,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坚持实现自我完善,是爱的基本前提。这就如同我们必须多走一步路,才可以逐步对抗与生俱来的惰性,抵御因恐惧而产生的排斥心理。也就是说,爱可以是我们勇气倍增,爱也是获得勇气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与自我完善一样,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爱自己和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直至完全泯灭。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分不清自我与外界的界限。慢慢的,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自己可以操控的,而外界却不是有我们的意识控制的,由此发展出自我的界限感。我们渴望突破自我的界限,却要深受限制,于是产生了无助的痛苦。作为小孩子,当我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哇哇大哭时的反应就是这种初尝人生的无奈与痛苦的体现。虽然自我界限的存在再正常不过,但如果永远活在”自我界限”里,只会给我们带来孤寂。这样的自我界限更像是保护伞,为我们带来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一个相当缺乏安全感的人,我觉得家庭没有给我想要的安全感,我的内心是孤寂的。我四处寻找安全感,却一无所获。直到我在认识自我上有了飞跃之后,我终于明白人生唯一的安全感,就在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被安全感困住的结果就只能是禁锢自我,不敢去迎接挑战,不敢去发展新的自我,心智也会停滞不前。

而自我界限与真正的爱有着密切的关联,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可以使自我界限扩充,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仅仅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对于事物或者人的长期的爱,是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世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智不断成熟,爱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模糊,直至融为一体。所谓的精神贯注,即是陶醉在爱的情感里,灵魂无限延伸,促进自我和对方的成长。

所以爱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促进自我和对方的心智成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读书笔记-心灵的成长,永恒的旅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jf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