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袁枚先生写了一本«随园食单»,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无需品尝,翻开书就能嗅到浓浓的香味来,直后悔这些年亏待了自己。

据说中国有 川,鲁,粤,淮扬四大菜系,后来又演变为十二大菜系,具体是那些我记不清了,但是唯独记的里面没有河北菜和山西菜。因为我的老家就在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所以多留意了一些。

记得老家每户的锅台上都有一口大锅,一年四季的家常菜就是熬菜,河北称熬菜,山西叫烩菜,类似于东北的乱炖,熬菜用大铁锅最好,白菜、冬瓜、土豆、茄子、粉条、海带、丸子等等,当然红烧肉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食材即使缺几样也无伤大雅,然却和孔子的“食不厌精”相去甚远,依袁枚先生的观点,各种材料混在一起都失去了其本性。这大概是熬菜难上台面的主要原因了。

而我却独钟情于大锅菜,只因它很对我的品性,不像其它菜需经煮,蒸,溜,炸若干十几道工序,就连盛菜的盘子都用景德镇的瓷器,亦不像吃西餐在音乐中舞刀弄叉,胸前还放一布块儿之做作,大锅菜的优点就是进餐者可以随心随性,一碗菜坐立皆可食之,有喜好者还可自作主张,添加香菜,葱花,辅之蒜瓣,辣椒之类。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直吃得汗流满面,大呼过瘾,颇有梁山泊好汉之风,亦显劳动人民本色。

从养生之道讲,熬菜吃多了,易患高血压,脂肪肝之类疾病,然而养生之道之关键就是开心,管他呢,把酒高歌,莫问明夕,开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