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情随笔
信息化时代,我们评价一件事物的底线在哪里

信息化时代,我们评价一件事物的底线在哪里

作者: 酉时三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09:47 被阅读3次

    1

    前些日子看《奇葩说》,马东难得的去讲了一个点

    马东说:今天我们在网络媒体上特别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做一个简单的道德评判。最近好多企业出事了,好多企业家出事了,好多艺人出事了,天底下有那么多事,每星期两条的速度在往前更新。

    而你会发现,大家在一个简单的道德评判里,可能宣泄了某种需求,就是跑到这个微博下面骂一顿,或者在那个朋友圈去表达一下立场,然后都把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推到了另外一个决绝的立场。

    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容易。

    从经济学角度说,这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因为我不用负什么责任。

    那什么是成本高的方式,什么是劳神费力的方式?

    是多看一看,多了解一些情况,多想想和做出一个更加全面一点的评论。

    不要去做那些最简单的道德评判,只是因为那容易。

    2

    近几年“键盘侠”和“网络暴力”被我们讨论的最多

    重庆大巴坠江的消息一出,那位红色轿车的车主坐在马路崖子上失神的照片被传至网络各处,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纷纷像涨潮时的浪,不停地拍向她,毫不停歇

    “坠江原因为女司机逆行”“女司机高跟鞋”“女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近乎遭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辱骂,被人肉全部信息,被网上辱骂,被打电话,被发短信进行人身攻击,她百口莫辩,因为她是“罪人”这件事已被判了死刑

    结果呢,等到大巴的黑匣子画面公布那一刻,真相大白

    “车上女子因为坐过站与司机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坠入长江”

    而那个女司机呢,她算是在这场事故中的幸存者,差点儿被车撞死,差点儿跟着大巴一起坠江

    可当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有多少营销号,有多少当时发布虚假消息的自媒体,亦或是权威媒体为他们的过失去和平白无故遭受巨大的网络暴力的女司机道个歉呢?

    寥寥无几

    3

    前段时间炎亚纶空降微博热搜

    “转发这个炎亚纶,你将收获三个男朋友”

    如果B某不出来澄清,炎亚纶会不会永远被打上“劈腿男”的标签

    被舆论推到“被出柜”,这挺心痛又无奈的

    记得康永哥说过,如果身边的艺人朋友向他寻求建议要不要出柜的时候,他会劝一下说不要,因为自己经历过,知道那种感觉以及要面临的压力,怕他们真的说出来无法承受四面八方的恶意,没有强大的内心还是不要了

    欣慰的是,这个社会愈来愈包容了多元化的人们,对啊,喜欢这件事没什么的

    所以我个人来看调侃的那些梗在事情大反转之后,显得没那么好笑

    总觉得不止是在调侃人家的性取向的问题,更是对人格的污蔑

    我们不是总喜欢把玩笑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

    从小到大,我们为了融进一个群体,总要做着一些“随大流”的事情

    而当我们认识到“玩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时候

    我们已经与当年那个时代做告别

    可我们好像又没有告别

    我们在网络上还是容易“随大流”

    所谓网络暴力只是我们把小学生时代的把戏换了一个战场

    信息化时代,我们评价一件事物的底线在哪里

    4

    这也是这几年网络媒体最悲哀的事情

    报道各类新闻时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带着个人的揣测,标题党去引导舆论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一股力量去击垮一个人,无论对错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经历媒体“陷阱”之后,变得聪明了

    你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新鲜出炉又让人愤慨的新闻下看到这样的话语

    “事实没出来之前,希望大家保持一下理智,一切等真正原因出来之后再评判也不迟”

    但保持理智的人还是太少,因为这是一件难办的事

    这段热度过了,谁关心结果呢,换句话说,一直等到结果多累啊

    为什么造谣?

    要么利益驱使,要么嫉妒使然

    造谣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信?

    要不然怎么说“谣言止于智者”呢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收的信息都是简单化的,标签化的,给人短暂的满足感和上瘾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刷着刷着某音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几个小时,为什么说一入某乎深似海,为什么与其自己挑选商品还是更愿意看某红书,某直播去选择

    因为简单

    潜意识我们与这些讯息建立了信任感,我们会从“经验”里得到信任感

    好与坏向来是共存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但长久以往,思维和表达也会形成类似的模式

    5

    为什么我们总说中国电视剧发展电影发展落后那么多,甚至说垃圾电影垃圾电视剧越来越多,只求利益不求质量的批量生产,我们得承认是“垃圾观众”推动导致的

    信息化时代,我们评价一件事物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不能指着网络环境自己去一点一点的变好,或者说各项事物自己发现不足,大义凛然的做出改变,那在现在看来是遥遥无期

    小时候总说:我是祖国的小花朵,长大以后要报效祖国

    可我们大多数还是淹没在了生活之中

    我们应该想一下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去改变一下,哪怕只有一点点

    社会是我们推动着发展的

    而推动着它变得好一些之后,我们难道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姜思达说:我能感受到我接收到最多的善意来源于我长大后,我们更倾向于理性,接受自己的喜好,也拥抱自己的讨厌

    我们是要淹没在这种模式下还是给自己留点儿独立思考评判一件事物的空间,这是值得成年后的我们深思的一件事情

    希望我们都能比昨天变得更好一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息化时代,我们评价一件事物的底线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db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