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煮酒有趣的历史小段子闲话古诗词
因为口臭,他被武则天疏远。他可能还是唐诗史上人品最差的大诗人!

因为口臭,他被武则天疏远。他可能还是唐诗史上人品最差的大诗人!

作者: 在河 | 来源:发表于2016-07-01 18:31 被阅读0次
    武则天剧照

    玩火者宋之问

    文/在河

    公元699年,大唐王朝武则天一手遮天。

    这一年,已经在武则天面前变成大红人的大诗人宋之问写了一首《明河篇》送给武则天,诗的最后四句写到:“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浮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意思就是说这银河啊,离我太远了,多希望有一个中间人让我能接近银河啊,并想向占卜人询问怎样才能得到这块织女支机石呢?很明显,宋之问用献诗的方式向武则天撒了一个娇。

    武则天自然明白,拿到诗一看,嘴角微微上扬,心想:“宋之问这小样,也学会撒娇卖萌了。”随手把诗拿给了身边的侍臣崔融看,并说了一句令宋之问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的话:“这个宋之问,的确是个有才气有情调的人,只是他口臭熏人,朕实在是受不了啊!”

    落花有意随流水,奈何流水无意恋落花。

    宋之问掏心窝子地想给武则天跪舔侍奉,然而武则天竟然嫌弃人家口臭,这一下,宋之问被武则天伤透了心。

    其实,在“口臭事件”前一年,宋之问深得武则天赏识。虽说宋之问年纪有点大,刚四十出头,但男人四十一枝花,正好是成熟魅力尽显,活好耐操的好时候。因为这,武则天但凡外出游玩,都会带着他。

    有一次,武则天到洛阳龙门游玩,一时兴起,命大家赋诗一首,并说谁赋得快就把锦袍赏给他。左史东方虬脑袋转得快,说话之间就写好了,欢喜地接过锦袍,摸了一下,刚想摸第二下,宋之问举手示意,说我也赋好了。武则天一看,大加赞赏,夺过东方虬手中的锦袍就又赏给了宋之问。

    这一夺一赏不得了,宋之问一下子火了。

    自那以后,武则天更是像带着一件随身物品一样带着他,宋之问也十分卖力,天天变着花样的写诗拍马屁,说她是神圣皇帝,说她可与圣人比肩等。

    宋之问出身卑微,万万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能在皇上武则天面前大红大紫,所以对这份恩宠,他很珍惜,也想着办法争取能够一直这么红下去。

    然而,当他想把君臣之间的这份伟大友谊进一步升华的时候,却遭到了武则天的嫌弃。宋之问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看着张易之、张昌宗哥俩,每天满面春风,颐指气使,而自己只能弄弄笔杆子,随时都有被抛弃的可能,他很着急。

    然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干!宋之问想到一个好办法,说干就干。

    “既然皇上您不想和我宋之问进一步发展感情,那么为了保住我的荣华富贵,我就去抱张氏兄弟的大腿。”宋之问下定了决心,说抱就抱。

    张氏兄弟生得一副好皮囊,但却目不识丁,你要知道,在大唐不会写诗,那可算是一种“人格缺陷”,时刻都有负分滚粗的节奏,况且咱皇上武则天也那么爱诗。现在趁着好年华,能够满足武则天的需求,但一旦武则天玩腻了张氏兄弟,口味变了,那他们俩可随时都有被打入冷宫的可能。

    宋之问才华横溢,口吐莲花。对于送上门来的宋之问,张氏兄弟很欢迎。三人平时在一起常常都会研讨一些讨武则天喜欢的新花样、新招式。宋之问也偶尔帮他们写写诗,吹吹牛逼,甚至相传有一次,张易之憋的慌,说要尿尿,但一时找不到尿壶,宋之问竟然捧了尿壶送到了张易之小弟弟的面前,行迹卑劣至极,有辱文人人格,为读书人所不齿。

    剧照

    但好景不长,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一伙发动兵变,先是干掉了独擅大权的张氏兄弟,接着又逼着82岁,卧床不起的武则天退位,同年12月16日,武则天病逝。

    宋之问这下可慌了神,张氏兄弟的大腿说没就没了,总后台武则天也死翘翘了,宋之问想着以前依附他们,这下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了。

    果然,宋之问随后就被贬到了瘴疠之地的广东泷州,做了一个小小的参军。但宋之问绝对不甘心就这样了却一生,况且自己穷苦出身又尝到过权利的滋味。

    第二年,未经皇上批准,宋之问竟然和弟弟一起逃回了洛阳。这一路,宋之问饱受摧残,但读书人就是死矫情,逃亡路上,他也没忘写写诗,抒抒情。但此时的他诗风大变,写出了很多值得称颂的好诗。比如这首《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终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后两句更是传颂千古。

    回到洛阳以后,宋之问和弟弟一起藏在了好朋友张仲之家里。不得不说,张仲之真是瞎了眼,交了宋之问这么一个杀千刀的朋友。

    当时,大唐朝政被武三思一手掌握。有一天,张仲之找到驸马都尉王同皎,把他叫到自己家里,谋划铲除武三思一事。但隔墙有耳,正好被宋之问偷听了去,宋之问一时心潮澎湃,脑憨耳热。

    机会来了!

    宋之问立即派人向武三思告了密,结果张仲之、王同皎全被杀死。告密者宋之问得到了重用,再一次光明正大地站到了朝堂之上。

    权利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尝过权利滋味的宋之问,更是“倍加珍惜”,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巩固自己重新得到的地位,宋之问开始了“抱大腿,抱完大腿换大腿”的一段反复无常的经历。

    武三思死后,太平公主势大,宋之问极尽谄事之能,抱住了她的大腿。后来安乐公主一时权倾,宋之问又花言巧语,主动投入怀抱,因而还遭到了太平公主的记恨,也为他日后再次被贬,埋下了炸弹。

    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后心爱的宝贝女儿,宋之问依附安乐公主,倒也帮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而且,这段时期,宋之问主持典举,当监考老师,也选拔了一批人才,中宗也挺满意,就有想提拔他当中书舍人的想法。

    宋之问得到风声,又是一阵欢喜。中书舍人可是天子近臣,负责起草诏令,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官职,以后还有无限可能啊。

    但自己种下的恶果,还是得自己来尝。正在考查期内,太平公主乘机揭发了宋之问收受贿赂的种种劣迹,结果,考查不予通过,宋之问又被贬到了绍兴(越州)当了一名地方官。

    再次从繁华的洛阳城被贬到当时还挺蛮荒的越州,宋之问的心也有点累了。在环境优美的江南,宋之问登山涉险,访察民生,对地方上的管理颇为上心,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升华。

    于是,读书人又开始矫情了——写诗!

    这一时期,宋之问的诗变得平实自然,佳作频出,然而,在诗人的圈子里,大家并不鸟他,作品“流布京师,人人传讽。”

    公元710年,六月,天气闷热。

    大唐朝野更是温度陡升,一次宫廷政变又在孕育。

    六月的一天,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动手了,先后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称帝。

    因为宋之问曾经依附张氏兄弟和武三思,又得罪过太平公主,于是朝廷下旨,宋之问被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后来又改流桂州。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宋之问被赐死于桂州徙所,结束了一生。

    作为政治人物的宋之问死了,然而作为大诗人的宋之问却活了下来。

    可以说,在初唐诗坛,宋之问绝对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

    《新唐书》里对他的评价很高: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

    尤其是后期诗风转变后的一些诗作,得到后世诗人的传颂,更是对后来者杜甫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历史上,宋之问身上却也背了一条因诗杀死亲外甥的血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想必这两句诗,很多人都读过。这首诗的作者便是宋之问的亲外甥刘希夷,然而,他却只活了30岁。

    杀人凶手是谁?

    据《大唐新语》记载:(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诗成未周岁,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刘希夷,以夺此诗为己作。

    另一本唐人笔记《刘宾客嘉话录》更是将杀害刘希夷的凶手板上钉钉似的按在了宋之问的头上。“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杀人动机、杀人手段全都描写得生动具体,似乎可以完美结案。然而事实是否这样,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在《全唐诗》里却还有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故事。

    刘希夷这首《代悲白头翁》收在《全唐诗》中,但宋之问有一篇叫《有所思》诗竟然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仅有两字之差,其余部分完全相同。

    结合《刘宾客嘉话录》的记载,无疑是宋之问剽窃刘希夷,但真的是这样吗?历史流传1500多年,谁对谁错,谁又能说清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口臭,他被武则天疏远。他可能还是唐诗史上人品最差的大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t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