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回顾上一讲:记录下所有事情,才能专注做一件事。
满脑子的事情怎么办?
我好焦虑!我好无助!我有太多事情我没时间!我做不完!想哭......然后可能还会拿起手机刷一下毫不相干的内容,让焦虑自然生长。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我反正是出现过,曾经有段时间这样的情况是我生命中时长反复的场景。最夸张的时候除了挤压睡眠,真的工作多到一边干一边哭,是真的剪片子剪到哭。一边哭一边吃垃圾食品。哈哈,画面太美:)
好,怎么办?
救命六字口诀:收集-记录-分类
上一讲说到了要先记录下所有的事情,才能专注做一件事。只有做大脑的倾倒才能聚焦于当下。那先收集,其实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大脑倒垃圾的练习的话,那你的脑子里面空间很可能已经不足了。
拿出一张纸来,先写下50件事情......想到什么写什么~都!写!下!来!超过五十也写下来~

这个过程叫做记录,记录很重要。你不能说我在脑子里过一遍就得了,干嘛写下来?如果我说3个名词你可以记住,我说5个互相之间有关联的名词你可能也还是会记住,但是当我说50个毫无逻辑联系的名词,你根本不会记得我说了什么。所以必须得写下来,这个过程不能被替代,只有写。用纸币写,用电脑打字写是一样的,但是必须全部由大脑输出到文字。
好了都写完了,然后呢?
4321法则:40%删 30%搁置 20%清单 10%日历
删也是个大学问,怎么删?后面会说到,先看分类。
日历
定义:有明确截止日的事情
特性:对时间要求高,通常有固定的起始和截止的时间;不能提前、推迟和改期
举例:坐飞机,开会,重要回见,讲课
注意:不能只写工作的事情而不写任何生活的事件,这样家人首先被忽略,其次一旦生活上有了应急事件,日历上的固定事件必会受到牵连
妙招拆解:
排程重要的家庭纪念日,孩子的学校活动,家人的旅行(哪怕没有具体计划只是想可能在5月那也要在日历上标记出来)等等
其次再放上工作上的事件
不能排太满,要留出应急车道以备生活上的突发事件可以让自己有超车的空间
清单
分成两类: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和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这两类基本占到你所有事物的20%这样一个比例
第一类: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定义:有明确截止日的事情
特性:对时间要求不高,弹性较大,越快做越好,大脑零负担
举例:比如回复物业邮件;同事拜托的某些事等你的答复;下水道堵住要找人来修
第二类: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定义:没有明确截止日的事情
特性:弹性很大,近期要做的事情
举例:修马桶,装窗帘,查看新沙发,阅读某篇文章,回复某条信息等
如果此类事件太多可以进行再次拆分按照情境来分类,比如电脑,办公室,外出,家里等等。
在外出的时候可以批量处理这一类的事件,具体下一讲展开。
大体上事件的数量比例从右往左依次递减,日历一定是留给少而精的事情。
日历< 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如果太多再拆分:情境事件)
参考: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