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起当年当日,有柔软的心和狰狞的表情。现下,表里正好换了个。还好有这些文字,记录下心如何变得狰狞,表情如何愈发平静,人如何变老,变成年轻的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幅模样。
——高晓松《如丧》
2、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
——杨绛
3、“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是因为心中空了一块 感觉不满足而哭泣的原因 一定是因为心中渴望着丰富充实啊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是因为鞋子的鞋带松了 不太会把东西绑在一起 与人之间的羁绊也是如此”
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5、“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查尔科娄
(这个是查尔科娄的,然后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有引用,所以改了一下。谢谢元气少女郭德纲的纠正!)
6、“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琥珀里的时间,微暗的火。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在怀抱热望。
7、“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太宰治
8、无法毫无愧疚地堕落,但也不想拼尽全部去努力,这是痛苦之一
9、“每次磨平冲动或忍受煎熬时,要喝很多的酒,要熬很多的夜,要听很多的歌,要走很多的路,然后再睡很多的觉,那种用力把自己睡晕了的觉,然后再起床,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像个很成熟的人一样掩盖所有情绪好好生活。”
10、“大概是经历过太多失望,现在做什么事都把结果往坏处想。”
11、我讨厌过度热络而变得失去分寸的感情。相处久了,肯定知道彼此的软肋。如果有意无意的往痛点上敲,再好的关系也会生出隔阂。人心都是肉长,有些痛经历一次完全能避开。相守都建立在互相尊重包容的基础上,因为喜欢,才不愿去伤害。开始刺痛对方,是不是说明,这层喜欢在漫漫消弱?
12、童年时遭受旁人的一些冷嘲热讽顶多在心里扎了一针,压根不能钙化成骨骼里的自卑,也不能汇成长远人生的腥风血雨。真正的挫伤,来自于最在意的那些人,言语上和眼神里的打击和蔑视戳中内心的柔软,使你仅存的一点自尊都消失殆尽。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们无数次被翻页,每次都会隐隐作痛。
13、我一直与自卑进行着生死较量,尝试过千百种方式,去跨越一道道久治不愈的阴影。我努力着,每一次的出行,卸下懦弱和双目不敢直视他人的胆怯,做到自然地抬头挺胸,微笑待人。我渴望着,人群之中踊跃着身躯而不颤粟退缩,说理振振有词,行事理直气壮。可我也仅仅只能克服,从未摘除这童年灼烙下的病根。
14、十七岁的那年,对自己说:“愿你活的永远像照片里那样开心。”
十八岁时,希望在不久的一天可以发自内心的说出这一句:‘风和日暖,令人愿意永远活下去。’
十九岁的现在,对人生已经是连写下“到此一游”的兴趣都没有的态度了。
15、“可能骨子里就是个淡漠的人,没有特别挚爱的东西,没有一定要得到的人,也没有非做不可的事。”
16、-你总是这样,会把负能量传给别人
-我跟你说起我的痛苦,十有八九是在求救
因为心里痛苦快压垮自己了
可能一开始求生的欲望还能压过影响他人情绪的内疚
17、简单地说,人与人之所以能够接轨,是因为还有分隔。无关轻重,无关远近。能说与人听的都不是秘密,真正郁结的都烂在心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生而在世,注定是一场独自的游走。 你不是我的同行客,我也不是你的知旧友。各有渡口,各有归舟。
18、一段关系出现底线裂缝,基本就废了。即使100%修复,属于两个人的默契秘密信任,早就挥发完了。再往里灌,灌的只能是猜忌,逢场作戏。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反目成仇。就像身上伤口,再完美愈合,只有自己真实痛过,所以别人很难懂,为何自己会对这个部位格外呵护。
19、大多数人,死于二十多数,埋于七八十几,中间的四十多年碌碌无为的活着,生于欲望,死于绝望。
20、“是这样的,我会早死,为了一些东西赎罪。但你不一样,你怕死,所以我才劝你好生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