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作者: 莱开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21:44 被阅读0次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最近看到童模妞妞这件事,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到底怎样的关系才是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就像妞妞的父母说为了她好,但是,她的行为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赚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支配欲。

        但是,我们要清楚,孩子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着,就像“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就像杜江写给嗯哼的信里说的那样,

            孩子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我爱你,仅此而已

                  事情只能如此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帝赐予的,这是你们的缘分。

          就像《阿甘正传》里面阿甘母亲死前对阿甘说:“孩子,但我注定要做你的妈妈,我尽力就好。”

          你注定要成为他们的妈妈,这是你们的缘分。

          作为父母,你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引路人,你的责任就是,负责爱他,然后帮助他们去认识这个世界。

        不管他们在这个世界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他们的事情,而你不能插手,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是他们的人生,而不是你的。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我们要学会把孩子的人生跟我们的人生分开。

          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正常对待就好。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表示,我们要学会“课题分离”,区分孩子的“人生课题”和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要考虑清楚“这是谁的课题。”

        我们要关注孩子她自己是怎么想,她想不想去赚钱、想不想学习等,这原本就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那些苦恼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是把孩子的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总是考虑孩子,而当自己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我们要清楚的认知到,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孩子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她自己的想法。

        我们要知道,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着的。

          如果我们一直在干涉孩子,剥夺她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权利,最后导致的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的勇气。

          阿德勒说过:“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在我们干涉孩子的课题的时候,要想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是由谁来承担的”。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但是,学会区分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并不是说完全的放任主义。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要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能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他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什么,让他自己弄明白,而不是我们为他规划好。

        我想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大概就是,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fd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