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用一张图记住一本书,你是不是在讲故事,你说的是不是用一张图记住一本书的书名?
——不是,我说的就是用一张图记住一本书,当然这也不是我说的,这是《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说的。
大岩俊之是谁?
——大岩俊之是《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Role 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1971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电子部件制造商、半导体商社等4家公司担任法人销售,在以上公司任职期间,销售额年均增速1.5倍,并且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
日本人的书啊,日本人写的书我可不看。
——没关系,我可以告诉你,如何用一张图记住一本书
01
到底该怎样读书?
因为总是担心错过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甚至默读,口读,朗读一本书,最终却发现读完了,还是什么也没记住,由此开始探寻缘由,直到遇到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我幡然醒悟,原来书可以这样读。
1、选书
胡适在谈读书一文中提及,每个人都要读三种书,一种是职业相关的书,一种是工具书,一种是消遣的书,最近读白岩松的文章更有一种感觉,就像“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一样,选书才是读书的开始。
2、规划
大部分人是今天读一点,明天读一点,读到后边忘记前边,这就需要时间规划,《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写道做时间规划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读完整本书需要多少时间?”“我打算分几次阅读?”……
3、概括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中写道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序掌握一本书的概要是非常重要的开始。
4、提取
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找到4%的重要内容不容易,但是很多人是过不了果断舍弃不重要内容的坎儿
5、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他人讲述”,另一种是“写出来”,很多人觉得读书提升自我就可以了,但是4%的内容如果不付诸行动,没有输出,结果就是又浪费了一段时间白读了一本书。
02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4%在哪里?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4%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用一张图记住一本书。这张图叫做思维导图。
制图前提:
1、空白纸;2、彩色笔;3、书籍
制图规则:
1、请将纸横向摆放;2、不要用黑色笔而用彩色笔;3、放在正中央的图像要用三种以上颜色,要有立体效果;4、从中心开始呈放射状伸展旁支;5、分枝(曲线)上只写单词;5、多利用图画、符号等形式。
制图软件:
iMindMap
按照4%的原则,这本书共计162页*4%=6.48页。以上就是6.48页的内容。
03
如何付诸行动?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最终触动我敏感神经的是书中一句话“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以下我将拿这本书来举例。
第一步,因为我想探究为什么我读完书和没读一个样,我选择了《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探寻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741/eeb4a03c4aa0a7de.jpg)
第二步,按着个人读书速度做了时间规划。
第三步,总结,提取书中的重要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741/c7f6012cb8817405.jpg)
第四步,准备制图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741/ab4757b038b3ead8.jpg)
第五步,成图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手段或者说是方法,但是内心里就是喜欢不上来,直到最近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不画书本上的思维导图,而是画自己的思维模型。”你看,就这么简单,我用一张图记住了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