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演义》的了解最早是从评书中认识的,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对故事中的那些武将形象的印象比较深刻。即便是现在,让我说起那些武将的名字也可以罗列出来一些,比如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有第一猛将之称。像刘备集团中的五虎上将及后来归顺的魏延,曹操阵营中的武将有夏侯惇、张辽、李典、乐进、徐晃和典韦、许褚这样的厉害角色。东吴一方擅长水战,比较有名的有孙坚、甘宁、太史慈,黄盖、徐盛、丁奉等。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在听到这些武将名字的时候,会不会在耳边响起金戈之声。年轻时候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亦是喜欢看那些武将横刀立马闯对方阵营如入无人之境,斩敌将如削瓜切菜一般的的叙述场景,每当看到张飞当阳桥前时的一声吼,顿时感觉到有一种英雄气概油然而生。
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和学习其他专栏老师讲的相关历史知识,让我认识到了原来认识上的误区。曾经的英雄梦随着认知的升级,亦有了一些改变,对《三国演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某个层面上来看,那些所谓的王侯将相,更多的是建立在残酷杀戮的基础之上。那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景象,看似豪迈,殊不知,在那些万骨枯中是不知道多少家庭的辛酸泪。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以王侯将相那样的标准来确定个人的追求目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会像乱世中的状态。处在那样状态中生活的人们,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成为像屠夫一样的将军,也可以说,不是成为屠人者,就是成为被屠者。
进一步的来看,《三国演义》创作的目的并不是在教人们如何使奸耍诈,更多的是希望借用书中的故事还原一些事情,进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些值得反思的事物。某个角度来看,很多的阅读是有门槛的,跨过一些门槛,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事实上,用今天的视角再回看《三国演义》,大概率上是有另外一些感受,那些感受会与以往的印象大不相同。某种程度上来看,很多时候的事情亦是如此,即便是同样的事情,当理解的层次发生了变化,认识亦会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都是普通人,正如一些书中老师总结的那样“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去看,生活在没有英雄的小时代,要比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幸运得多。”今天的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仅生存无忧,而且还有其他更多选择的自由。进一步的来看,和平安定的环境才是老百姓幸福的发源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