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偏远的市郊游玩,走到一个湖边,远远地看到了几户人家。老公说,那里有狗,之前来过一次,被那条狗追出好远,还是别走近了。于是我们败兴而返。
不太熟悉的村庄,最怕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回答:狗。
那个时候,农人家里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虽然都是普通的土狗,身材并不算彪悍,可是大部分都恪尽职守,对生人戒备心很强,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
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恐怕多多少少都有被恶狗追咬的经历。
记忆中带给我最大威胁的是离我家不远的姑姑家隔壁人家养的一条黑狗。这条狗的身材在所有的狗中,只能算是一般,但却是全村实至名归的第一恶犬,足以让小时候的我们闻声丧胆。

我们去河边洗衣,与这条狗的地盘只隔着一个小竹林,每次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它。
因为有了这条狗,去姑姑家就相当于一场冒险。每次单独去姑姑家,我都是先畏首畏脑地在屋旁的草垛边观察一会,如果狗的主人在门口,我才敢往前。
如果主人不在门口,那是万万不敢向前的,为了避开它,我宁愿多绕几步路,从后门进。
大人们似乎对狗没有那么惧怕,他们说,叫得凶的狗一般不会咬人,最可怕的是那种“下冷口”的狗,它们一声不吭,从背后冲过来就是一口,让人防不胜防。这就是典型的阴险小人啦。
还有一种说法,狗特别讨厌手里拿着东西的人,尤其是拿棍子的人,它们觉得棍子就是一种挑衅,就算是本来无意进攻,也可能被激怒。所以我们经过有狗的人家的门前时,如果手里拿着伞,尽量不要明目张胆。

如果被狗追赶,千万不要跑,越这样它会追得更猛,越是表现得害怕,它便会越猖狂。最好的办法是蹲下,随手捡起地上的小石子或者土块,这时候一般的狗都会小心翼翼,暂停进攻。
大多数狗只有在自家方圆几十米的地方才会凶,到了别人的地盘,则会比较老实本分。
由于离我家不算远,那条黑狗偶尔也会到我们家串门,这个时候,它果真就不再凶悍了。为了在它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我还特意准备比较好的食物来讨好它。它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的好意,但是我再次从它家门口时,它依然毫不留情,似乎完全忘记了那一饭之恩。
有一次几个小孩子在姑姑家玩,那黑狗也来凑热闹,躺在门口,不了解情况的堂妹嫌它碍手碍脚,踢了它一脚,然后我们就听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们循声望去,那狗仍然死死地咬着堂妹的小腿,直到有大人追赶过来,狗才松开嘴逃开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被狗咬的伤口,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本来就有些怕狗的我,对这种动物更加畏惧了。堂妹小腿上的那个伤痕,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可见。而自从被狗咬过之后,她似乎更招狗咬了,后来被狗咬过多次,连自己家的狗都对她下过口。
后来我们离开了农村,见过了很多城市里的宠物狗,娇憨温顺。也偶尔见到土狗,很多都是一副低眉顺耳的表情,或者对人视而不见。我对狗的戒备慢慢放了下来,见到大狗,也并不慌张了,也学会根据狗的眼神来判断它有无恶意了。

被恶狗追咬的噩梦,已经随着时光散去,如今回忆起来,甚至觉得挺有趣的。每次在城市里见到狗与人相安无事,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景象,我就隐隐怀恋小时候的时光,希望有一条狗远远地对我的出现给出一点反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