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太多朋友在恋爱时遇到了妈宝男,诟病这种男人离不开妈,张口闭口“我妈说”,想到当年的宋丹丹扮演的魏淑芬。
女孩子说“我妈说”那是很乖巧的概念,而传统观念中,男孩子应该是一身阳刚之气,独当一面,让人有安全感的,遇事总是“我妈说”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什么事情都是妈在先,妈的地位无法超越,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女孩子们纷纷选择分手,情理之中。
最近刚好遇到了这样一位男孩子。
“我看了很多书也不知道怎么决定”
他出现在我刚刚结束的3天减压公益营中,异常焦虑,他说同期参加了不同渠道的两个班,看到我的文字,决定留在我的班里。
“班班,我最近一周很痛苦,工作和感情都面临选择,怎么改变啊?有没有建议?我看了很多书、网课、知乎也不知道怎么决定!”
内在需求从外在世界找答案,这是太多人的想法和误区!这好像南辕北辙,拥有的资源越多,越找不到答案,就会有一种无力感。
然而,这是普遍现象,并非妈宝男专属。如果能知道自己的内在需求是什么,选择很好做。
如果你内心是空洞的,就会被欲望控制,面对各种利益诱惑,难以取舍。随着欲望不断被满足,又会升级出更多填不满的欲望,永无止境。
用SWOT分析法,也做不出满意的答案。因为外部的方法论也需要内在的认知做支撑!没有强大的内心,再多的技法都是流于表面。
“我现在是在一个省里的学校,离家远,发展前景好,我家在县城,我有点恋家,如果考公务员是能考回去的,但是县城工资低。现在又该找对象了,现在这个城市认识了一个女孩,很正能量也优秀,但是没有感觉,不知道要不要继续。”
放不下大城市的收入,又离不开小城市的家;喜欢女孩的正能量,又找不到恋爱的感觉。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只想要利,不想要弊,割舍不下利,又忍受不了弊,这种撕扯感带来了矛盾、纠结、痛苦。
你是否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在遇到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做完决定又经常后悔?
不管是工作还是女朋友,或者是其它问题,难以抉择也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害怕承担相应的后果,尤其是之前有一些失败经历,更加在意结果,而不考虑过程中的收获。
也就是聚焦于失去的部分,是消极认知,害怕失败体验。
对失败体验的消极认知会在未来选择中让人产生行为回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得失感会更严重。
看书是在补充知识,带来行为回避的是基于过往的消极体验导致的负面认知,那知识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吗?不可以,它们是完全不相关的两条线。
“我20岁才知道我的衣服尺码”
“小时候父母管的多,我20岁才知道自己衣服的尺码。”
“做公务员让我有安全感,离家近,压力小,好找对象,但是没有什么前景。”
公务员的岗位让他有安全感,回到爸妈那里让他安全感,或许会找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姐姐做女朋友也会让他又安全感。
父母管太多,尤其是妈妈,男孩很少自己做决定,思考能力蜕化,依赖心理极强。
妈妈剥夺了男孩的做决定的体验,剪掉了那双翅膀,现在孩子该起飞了,飞不起来,需要妈妈告诉他要飞向哪里,甚至只有妈妈才能带他去那个地方。
你拥有双翼,为何匍匐前进,行如虫蚁?
——鲁米
因为“我”被剪掉了双翼,失去了飞行能力!“我”也不想是个妈宝!
男孩子做早期回忆,爸爸的脾气很坏,他6岁就开始和爸爸抗衡,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和爸爸说过话了,没有感受过父爱,对妈妈的依赖和依恋可想而知。

妈妈干涉过多,对于男孩简直是360度无死角的干涉,交友、爱好、吃喝拉撒,严格要求的程度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妈妈做不到的事情都寄托到了男孩的身上,这种焦虑也转嫁给了男孩,男孩无论怎么做,都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看过男孩照片,阳光帅气又精神,某学校讲师,从外貌看很上镜,形象分90分以上。但是他以前总认为自己不好看,什么都不好,早期记忆中对他的评价都是消极的,他最自己的自我概念也是消极自卑的。
自卑也是依赖感的来源,在同学中得不到自信,“我”需要妈妈。
这种“共生”是不健康的共生。孩子出生3个月以内的共生是很正常的,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会适应外界,感知到“我”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terrible2的叛逆期也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孩子学会说“不”,允许孩子说“不”,对他来说,很重要。
6岁以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外在亲近他人的评价形成“我”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如果“我”是被接纳被认可的,“我”会自信积极。如果“我”是被忽视被批评的,“我”就自卑消极。
12岁以后的叛逆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被接纳的孩子没有,不需要叛逆,未曾有被压抑的想法。妈宝男没有,无力反抗!
现在20多岁,这个男孩子终于觉醒,决心逃离这种不健康的共生关系。
这也算是迟来的叛逆期。
由此可见,妈宝男并非他自己想成为现在的样子,他是过去时间里他的原生家庭的产物。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不会这么选!
“以后要靠自己”
“现在我很讨厌我妈干涉我的决定,但是我不知道如何选择,还是会和她商量,最近在相亲,我不喜欢的她说好,我又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
与“妈宝男”接触过的女孩子一定对此深有感触,各方面条件都好,就是总把妈挂嘴边,像个巨婴。
这种共生关系不是单方面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有时候是妈妈本身没有安全感,对孩子的依赖和干涉。
最近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又被翻出来,我想应该也有这方面的缘故,而吴谢宇的叛逆期过于猛烈了。
如果男孩子开始独立强大起来,不再需要妈妈,那这个妈妈一定会很失落。会挑媳妇的毛病,以后的婆媳关系会让“妈宝男”不得安宁。
男孩子第一个报名了曾经带我走出困境的《21天人本主义心理学入门训练营》和《21天强化行动力训练营》。
不是说不要从外在世界寻找内在答案么?为什么推荐课?
因为训练营课程就是增加体验的,知识丰富大脑,体验才是最高权威。
他是主动求变的那一枚妈宝,对于自己的状况他也承认。
谁痛苦谁改变,和他断断续续聊了3天,他在认知上已经有所松动,不那么焦虑了。期待42天后蜕变后的他“以后可以靠自己”。
课程现在半价21天只有299,截止30日,如果你或者身边朋友也有困惑,可以添加我的私人微信进行咨询,备注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