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和老师聊起来,互联网公司都有哪些职位呀?产品经理到底是干啥的?当时,产品经理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也可能是互联网的发展让产品经理的作用越显重要,也可能是孕妇效应,当我突然开始关注这个“新兴职业”的时候,身边朋友各种嚷着要当产品经理,学校每个月都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讲座,朋友圈各种产品经理修炼的“干货”。
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我想当产品经理?”。没有理由的前行就像是瞎子摸路,心中惊恐不安,因此我时时考虑这个问题,随着经历的不同,我对这个“人人都是”的职业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不当程序猿
最开始选定产品经理作为职业目标的时候,说实话,我对产品经理都没有太多理解,说的准确一点应该是我对现实公司中的很多职位都没有太多理解。出身理工科,学校盛产码农,我只是不想当一枚每天加班、bug到死的程序媛,既然产品经理是个不用写代码,工资又不错的工作,那就这个吧~
大二的年纪,说不清自己要什么。如果把可以做的事情或者职业列成一个表格,那么大二就是连这张表格有什么都不知道的懵懂岁月。
产品经理是什么
《结网》是我的产品启蒙书,写的很好的一本书,讲述从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到后来的竞品监测,迭代升级的全过程。当时还没有公司实习的经历,没有亲历一个产品的前前后后,其实对书里的内容理解也不是很深,现在想想,也只剩下残存的记忆。唯一记得清楚的,是看完后画的一张图,画的是一个阶梯,每一步都是产品从无到有的步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个产品的“成长”。
IMG_4179.JPG
在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中,他把产品经理写的很美好,以至于身边的已经工作的朋友笑谈到“不要被洗脑了,他是自己在阿里顺风顺水才写的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那有那么简单”。对于这本书好坏,我不置可否,但是至少作者传达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即使产品经理不好当,也不要每天苦大仇深的嘛。
在知乎上有很多关于产品经理的问答,那里的回答应该是更接近广大的产品经理的真实心境的:“产品经理是条狗”,当然,虽然这是带有自嘲意味的一句总结,但是实际中产品经理也的确没有苏所说的那么顺心。
经常被用户喷,说用户体验不好。需求排很多,想好好做,但是资源又有限,还要看老大心情。找设计,会因为“没有美感”给吃闭门羹,改个界面还要连哄带求。找开发,说技术不能实现或者开发时间不够。你有很好的设想,不代表你能把你的想法完完整整的传达给技术和设计,不代表技术和设计就可以弄出来,弄出来了也不一定有设想的效果。
在实习的时候,运营经理找我旁边的一个设计师,想把用户注册页面改一下,虽然我不太清楚具体的内容,但是设计师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行,会影响整个网站的统一性,而且也没有美感,在运营的眼里,他们关注的是“新用户转化率”,像一个企业家,但是在设计师的眼里,“美感”第一,他们都是艺术家。
关键是需求
我曾经以为向产品经理发展应该要熟练运用axure,带劲的学了一个星期后,发现这就像一个设计师,就会你再会用PS,你还是设计不出出色的海报。
看了很多知乎的回答,结合和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的交流,回过头去看我的实习经历,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发掘需求的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在很多时候,需求应该是引导你工作方向的东西,什么设计能力、沟通能力、项目管理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路上的东西,可以之后再考虑,而且是很多岗位都需要的能力,不属于产品最关键最看重的部分。
在学校的时候,我单纯的把需求理解为“任何可以改进的地方”,当然,这句话不错,但是我只是仅仅以己之眼去需求,这就恰恰犯了产品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拍脑袋。我之前一直不懂用户体验,只觉得这个词被神化了,就像互联网思维一样,很少人能说清,但每个人都在说,但做的好的人其实很少。
我单纯的以为“需求?很简单啊,环顾四周,到处都是需求,食堂排队很麻烦,社团招新发传单不环保,礼堂门票领票很费时,其实,发现需求不难嘛!”,直到我实习后,才知道了“数据”这个词,应该不是知道,而是理解。所有人都在说数据:运营数据、流量、阅读量、注册数、转化率......。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真的懂需求么?
实习时,小组一次关于用户注册流程优化的讨论让我第一次对“需求”有了新的认识。从新用户来到网站的每一步转化率可以看出,用户在注册环节流失很多,于是我们打算简化注册流程,但到底该留下那些项,又去掉那些项呢?当我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一下子懵住了。对于公司来说,我们当然希望用户可以在第一次就一下子完善所有的信息,可是这样又会“吓跑”用户,到底用户注册可以简单到几步?该用户名注册还是手机号注册或是邮箱注册?如何引导用户去完善自己的其他资料又不“扰民”?我第一次懂了“工作经验”这个词,第一次深切的感到了“数据”的作用。
当你去和别人说,留下这几项最重要,你如何去说服别人?OK,这是你的经验,那之后呢?你又如何去证明这样的确有用呢?空口白话必然无力,虽然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数据会说谎”,但是,至少数据本身是不会说谎的,是一个可衡量比较的客观指标,错误的发生只是你解读的不对罢了。
需求就像是海平面下的冰棱,浮出水面的往往都只是表象。可能有用户会去说你哪个地方不好,但是真正重要的需求往往深藏于复杂的用户行为下,除了要看数据外,敏锐的用户感觉也很重要,但是遗憾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工作久了后,用户的感觉反而会减弱。
想当一只产品喵,进阶路还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