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传统文化
好之且乐之,王家训的中国画物我合一

好之且乐之,王家训的中国画物我合一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7:13 被阅读2次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重视画家主观情思的表达,强调画家内在人品修养、文化涵养,精神情感的重要性。画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不仅追求客观对象形神之兼备,更需要表现水墨所洋溢出的写意性抒情,让自己的艺术作品折射出一种哲思,追求一种自我情感的升华,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文化、哲学及艺术修养是中国画家所必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去“抒写胸臆”。以图式的形式把事物美的形神直观传达给观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精神情感传递给观众。

在国画艺术中,人物画是难度最大的。而人物画最难则为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最难之处为其神韵。王家训的人物画形神具备,有着无法回避的亲和力,观其画,往往被那不饰雕琢、天真漫笔、略事夸张的画面形象所吸引。细看,他的作品却是十分耐读的,每一幅作品都透着哲思与书香气息,作品中的人物的描绘个个特征明显、细节丰富,达到了高古逸韵和现代妙趣的天然结合。为了突出主题,他还努力凸显人物的生活场景,使作品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化气息。从王家训的绘画当中既可以解读出江南古韵又能品味到“师古而不泥古”的创新风范。

在王家训的画作中无论是线条的书写还是背景山峦、树木的刻画,均以墨分五色之途来达到画作的清新畅快,从而为其人物的鲜活提供了技法上的保证。从中国绘画史上看,一个有成就的画家,能够卓而不群,形成个人风格,其文化底蕴的修养及在绘画中的运用是一个先绝条件。

王家训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诗意,他以现代人的情怀去诠释中国古典优秀文化作品中的真、善、美,他用笔墨的语言来抒发天真烂漫的心境,同时传递着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博大和美感。

他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形与神的合一,更重视心与物的合一。画出了心境,画出了风格,达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佳境。这种独到的笔墨语言,将用笔的线条美、墨韵和色彩的层次变化发挥到了极致。所有这些艺术特点,都与当代审美情趣非常契合,也使得他突破了前人的窠臼,树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关文章

  • 好之且乐之,王家训的中国画物我合一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重视画家主观情思的表达,强调画家内在人品修养、文化涵养,精神情感的重要性。画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不...

  • 好善忘势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 我的教学反思——兴趣是最 好的

    教师:王海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

  • 2019年4月6日己亥三月初二,《四书·孟子》第341日《了凡四

    第341日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

  • 每天读《孟子》之九七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

  •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 《孟子见梁惠王下》第一章

    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每日一思第675天(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之且乐之,王家训的中国画物我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fr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