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下次吃半球形的面包的时候,如果手头有一把水果刀,不妨用它解释冬至夏至。
太阳已经升高,一家人准备开始吃早餐。
“爸爸,你昨晚许下了什么愿望,现在可以说了吗?”妹妹问。
“我的愿望就是今早万里无云。”爸爸说。
“没有云彩遮挡住太阳和天狼星?”哥哥问。
“对。昨晚我一直非常担心,因为朝霞太常见了,所以我许下了一个愿望。万幸的是,老天很照顾我们。不过,抱歉这么早就叫起你们来了。”爸爸说道。
“没关系,我现在不困了,就是有点饿!”妹妹调皮地说道。“我现在最想吃小巨蛋,哈哈哈!”
小巨蛋是一种半球形的面包,外黄内白,面体扎实,口感绵密,妹妹很喜欢吃。妈妈从保温箱里取出了一个小巨蛋,递给妹妹。又拿出几个分给大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2366/d7cc5d4ae8d724aa.jpg)
太阳开始炙烤着大地,大家热得出汗了。
“夏至过去了,天气还这么热。”哥哥说道。
“是啊,白天越来越短了,可酷热还没有消散的迹象。”妈妈说道。
“爸爸”,妹妹想起了刚才路上说的夏至,于是问道:“为什么夏至过后,太阳升起得一天比一天晚了?”
“这也算问题?”哥哥看了她一眼,对这个简单的问题不感兴趣。
“你觉得这很简单是吗?”妈妈对哥哥说,“那你能回答一下妹妹的问题吗?”
“当然可以了!”哥哥说道,“那是因为夏至之前,太阳开始逐渐直射北半球,到了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就开始掉头向南了。”哥哥说道。
“所以日头渐渐没有那么高了?”妈妈问道,“可这并没有解释太阳为什么升起得越来越晚了。”
“这个...”哥哥一时语塞了。
爸爸拿起小巨蛋,刚想往嘴里塞,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面包放在一个塑料案板上,从背包里拿出一把瑞士军刀,抽出最长的那一把刀,从面包顶向下斜斜地切了一刀,说道:
“这就是夏至!” 然后把切下来的面包一口一口塞进嘴里。
哥哥和妹妹呆呆地看着案板上剩下的一多半面包,又看了看爸爸,“这就是夏至?”
爸爸嘴里一口一口嚼着面包。等他全部咽下去之后他说:
“假设这个方形的案板延展开来是大地,四条边分别是东南西北。”爸爸又指着案板上的面包说,“这个小巨蛋面包无限放大,就是我们头顶的天空。”他看了看妹妹和哥哥,他们点了点头。
爸爸接着说:“我刚刚用刀切面包留下的刀口就是太阳在白天划过天空留下的痕迹。”爸爸用手指着面包上留下的弧线说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2366/9f6fb75af915fa25.png)
妹妹和哥哥偏过头来,仔细看了看这个弧线的切口,正对着北面。
“面包这两个角分别是东方和西方。”爸爸用手指了指案板上面包的两个角。“太阳从这个角----也就是东面----升起,划过弧线,升到面包的头顶,然后从面包的另一个角落下。东面这个角对应的----比方说----5:00,西面这个角对应的是19:00。那么这一天的白天就有14个小时。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1]
“原来如此。”妹妹说道。“可是,我还是饿,我还想吃小巨蛋”。她手里的面包早已吃完了。
爸爸沿着刚才的切面,又切下一片面包,递给妹妹。爸爸还没来得及说话,妹妹已经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你们看”,爸爸指着案板上剩下的面包,弧线的高度已经没有刚才那么高了,而且面包的底部也变小了。“5点和19点这两个角已经被妹妹吃进肚子了。”
妹妹做了一个鬼脸,继续嚼着,没空说话。
“现在太阳几点升起了?”哥哥问道。
“从面包底部的形状看,刚好是个半圆。也就是说6点升起,18点落下,白天和黑夜刚好都是12个小时。”爸爸说。
“那就是秋分了?”哥哥说道。
“正是!”爸爸说。
“那再切下一片呢?”哥哥问道。
爸爸又斜斜切下一片,哥哥和妹妹同时下手,各捏住面包的一角,用力一扯,面包片撕成两半,两人手里各有半片。他们互相盯着对方,赶紧把手里的面包塞进嘴里。
爸爸一手护住案板上仅剩的一小块面包,另一手指着切口的弧线说,“看,正午太阳的高度已经很低了,而且两个角也很小了。估计7点太阳才升起,到了17点就落下了,白天只有10个小时了。”
然后爸爸拿起这一小块面包,掰了一块放进自己嘴里。
“爸爸,你为什么不切了?”妹妹焦急地问道。
“因为已经到冬至了,太阳没法再低了。”爸爸说。
妹妹不由分说地把爸爸手里剩下的面包抢了去,跑到妈妈背后吃了起来。哥哥双眼圆睁,耸了耸肩。
注:
- 《时间之问》:怎么用半个西瓜解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 本连载是 《时间之问·少儿版》。
如对跨学科内容感兴趣,请关注写给大人的 《时间之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