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笑看几处早莺争暖树
昂首喜见谁家新燕啄春泥
——伊云鹤
CITES
今天我们接着介绍CITES中国鸟类雉科虹雉属的种类。
虹雉,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体形肥大,嘴长而稍曲,上嘴略大并覆盖着下嘴。脸部或多或少地裸露。雄鸟头上有或无羽冠,但其共同之点是头羽都卷曲着。尾较翅短,宽阔扁平,雄鸟末端几乎呈方形而雌鸟稍呈圆形,具18枚尾羽。雄鸟有一短距。
虹雉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数量上是比较少的。其分布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抵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及青海东南部。共有三种。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这三种都列入了CITES名录。
1 棕尾虹雉 Lophophorus impejanus
棕尾虹雉 Lophophorus impejanus棕尾虹雉(学名:
Lophophorus impejanus
,英文名:Himalayan Monal)是雉科虹雉属的鸟类,又名九色鸟,是雉科虹雉属的一种。色彩鲜艳美丽,是虹雉中羽冠最漂亮的。主要生活在中国西藏南部、尼泊尔等地,是尼泊尔的国鸟。
形态特征棕尾虹雉体长为69厘米,体重2000克,头顶有一簇特别延长的蓝绿色羽冠,其羽干细而裸出,羽端呈匙状,向前卷曲,如同丝绒一般,甚为奇特。
棕尾虹雉全身的羽毛都闪耀着彩虹一样的金属的光泽,头部为绿色;眼周裸出的皮肤呈海蓝色;后颈和颈侧红铜色;背铜绿色,其余上体紫蓝绿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褐色,具显著的棕白色纹;尾棕红色。雌鸟体长55~60厘米,体重1535~1750克。全身的羽色显得淡雅清秀,头和羽冠、上体均为黑色,具皮黄色或白色纹;下背皮黄色,具黑色同心纹;颏、喉及前颈白色,其余下体褐色,杂有黑纹或白色纹;尾羽棕色,具黑色横斑和白色端斑。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嘴角褐色;腿、脚黄绿至暗绿色。
叫声及报警时发哨音,似杓鹬;常立于岩上鸣叫。
地理分布�棕尾虹雉多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在印度和尼泊尔密度都在每公顷0.15只左右,在巴基斯坦密度更是高达每公顷0.34只。但在中国数量却极为稀少,仅能见到零星个体,估计总数不足1000只。
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一物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稀有种类。
2 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
绿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绿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英文名:Chinese Monal)是雉科虹雉属的鸟类,别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属于雉科虹雉属,学名为 Lophophorus lhuysii。 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多呈紫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形态特征
绿尾虹雉属大型鸡类绿尾虹雉是大型鸡类。体长58—82厘米,体重692—1400克。
雄性成鸟通体以深蓝紫色为基调;头顶、面部、耳部为带金属光泽的绿色,冠羽稍长形成凤头,凤头蓝紫色,由头顶的绿色到紫色的凤头颜色过渡平缓,栖止由于姿态的原因,凤头常常严密地覆盖在后颈上而难于观察,但这个凤头是区分本物种与近似的白尾梢虹雉雄鸟的一个重要特征;眼先天蓝色的皮肤裸露;喙长而且下弯,显得强劲有力,这是与其挖食植物地下部分的习性向适应的;颈侧、后颈、肩部的羽毛为带金属光泽的铜棕色,形成一块漂亮的披肩;翼上覆羽和飞羽均为带金属光泽的蓝紫色,从不同角度观察羽毛会显出不同的颜色;上下背和尾上覆羽则为雪白色,但平时常被双翅覆盖而看不到,当它们伸展双翅的时候雪白的背部和深色的双翅有着鲜明的对比;尾羽与飞羽同色;除了颌部、喉部、腹部的部分羽毛端部呈带金属光泽的深蓝绿色外,整个下体黑色。
雌鸟形体与雄鸟相似,但颜色暗哑,以褐色为基调,面部和颌部浅色,眼周为一圈蓝色的裸露皮肤,下体深褐色具由羽干形成的白色纵斑;翅棕褐色;上下背和尾上覆羽雪白色,这是其他虹雉属鸟类雌性所不具有的,也是本物种雌鸟的一个重要鉴别特征。虹膜为褐色;强劲有力的喙为灰黑色;雄鸟的足为暗角质色而雌性为淡角质色。
地理分布�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中国特有种。过去常见,现已罕见。
分布于四川西部海拔3000~4900米的山区,并边缘性地见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南部。
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一物种、IUCN易危物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物种。
3 白尾梢虹雉 Lophophorus sclateri
白尾梢虹雉 Lophophorus sclateri白尾梢虹雉(学名:
Lophophorus sclateri
,英文名:Sclater’s Monal)是雉科虹雉属的鸟类,别名雪鹅。一种大型高山雉类,尾梢白色。该种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易危物种。习性同其他虹雉,紧居领地,不喜飞行。夜晚非常吵闹。白尾梢虹雉也是滇西北部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形态特征
体大(70厘米)、具紫色及绿色光泽的雉类。背及尾上覆羽白色,下体黑色。与棕尾虹雉区别在于无长冠羽,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羽端白色。与绿尾虹雉区别在于无冠羽及尾的颜色有异。
雌鸟较小,与其他虹雉雌鸟区别在于背及尾上覆羽浅皮黄色并与上体其余部分的褐色形成对比。
虹膜-褐色;嘴-肉色;脚-褐色。
地理分布白尾梢虹雉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的林区。
该种鸟有2个亚种(是中国的特产):指名亚种雄鸟的白尾梢较长,雌鸟的嘴峰也较长,在中国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米林、察隅等地;滇西亚种雄鸟的白尾梢和雌鸟的嘴峰均较短,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腾冲、泸水、福贡和贡山一带。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于海拔3000 ~ 4000 米以上;冬季下移。中国西藏东南部(指名亚种)及云南西北部(orientalis)有狭窄分布。
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一物种、IUCN易危物种。
以上就是《CITES | 中国鸟类-雉科2-虹雉属》的内容,后面会有更多关于CITES中国鸟类的内容,欢迎感兴趣的关注哟!如果你看了文章后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以下是相似内容,供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