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独立音乐里边第一个站上小巨蛋的哦。”
2007年11月3日,苏打绿参加台北小巨蛋演唱会。
有风迎面吹来,带着强烈的呼唤,不疾不徐,轻重拿捏地也舒适,只留下夜晚干净的余味。
尖叫连连,轰鸣的掌声融化在热烈的氛围里,流淌,溢出天际。
主唱青峰说:“如果你想要做到的,不是长辈所控制你的样子,不是社会规定你的样子,请你一定要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然后把世界变成我们的。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你真心喜欢的样子。”
回到2001年,他们还是台湾政治大学的几个学生,喜欢练团唱歌,给自己的乐队起名叫做苏打绿,偶尔去台北那家live house“女巫店”里表演,酬劳是一个晚上的任意点单。
在当时,玩团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课外的兴趣。
毕竟能进入名校读书,在各自的领域又都前途可观,本就是要拿着细细碎碎的长久日子,换一个妥帖稳定些人生的。
在这样的阵容里,电吉他手“闷骚男”家凯,主攻的方向是心理学。
木吉他手阿福念的科系是公共行政。
阿龚是台湾艺术大学的在校生,担任键盘和中提琴手。
主唱青峰在中文系,和贝斯手馨仪是高中同学,社会学系的小威是馨仪在游泳队的学长,在听了青峰的音乐DOMO之后也决定入伙。
喜欢在一如以往的生命中横插一脚,极力干涉的父母并不太少。
平顺前行着的小船都曾遇到过大风海浪的张牙舞爪,似乎青春总要有点惊涛骇浪的过往才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提笔写梦想总多了些热血沸腾的悲壮味道。
这群优秀的年轻人家里自然也反对将音乐作为事业,他们子女的生命中不该有这般那样的颠簸,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方式才能换一个高配顶尖的人生。
风险犹如滔天巨浪,或许余威能轻巧地送你到对岸,也能霎时拉你葬海底。
日子就该平平稳稳的前行,更何况,他们未来本就比大多数孩子还要明亮啊。
温柔平和的方式同样会给梦想新的可能,团员们都按照家里的意愿,先去考研。一边念书,一边玩音乐,好让亲人放心。
没有一意孤行,没有固执己见,再次相聚的时候不是也可以胜利地微笑了吗?
02
七月底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个蛮有意思的话题---#你的专业毕业能做什么#
“流行音乐学---卖唱???”
“心理学---算命???”
“土木工程学---盖房???”
“公共事业管理学---保安???”
“矿产资源勘探学----挖煤???”
“物流管理---送货???”
在上万条评论叽喳热闹围观的同时,大家也习惯颇为流畅地拉出自己的专业给个不痛不痒评价。
或许只是俏皮的玩笑话,也不排除有当真厌恶至极的可能。
有时候我们会言过其实,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些不是那么真实的话,暗自希望说出来后不会成真,人本就是矛盾而一览无遗的。
有句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喜欢这个专业,即使前景灿烂得不像话,也会在心里将之重重否决的吧。
日后若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暗搓搓地想着,垃圾专业嘛,本该如此啊,轻而易举地原谅自己,并且毫无怨言。
何为垃圾,全凭自我考量,喜欢就是不垃圾,不喜欢就是垃圾,挣得多就是不垃圾,挣得少就是垃圾。
未免有些草率的吧。
现在说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虽有哲理,但味同嚼蜡的话满是疏离和怪异。
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有个学弟被推荐加我好友。
他说学姐,今年高考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只考上了大专,我觉得特别不甘心,平时都是本科水平啊,我想复读,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说那就复啊,既然你想,就别留遗憾。
他又说可是担心啊,复读考得更差怎么办?家里也给他选了专业,但是他不喜欢的机械专业,胜在出来以后可以直接就业。
我说那就好好上呗,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了,多好。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他满意,他回一个皱眉的表情,强调,并且翻来覆去地说,学姐,我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三年的努力,但又觉得动力不足,怕这一年坚持不下来。
哦,明白了,是找个人说服他复读的啊。
所以我就说,好好学修车吧。
他回省略号。
瞻前顾后的想法多了,容易引起血液堵塞,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内心奔涌着不喜欢机械专业的暗示,一去千里,你考没考虑,即使明年的这个时候,你进入喜欢的学校,阴差阳错又没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是不是再来一年?因为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啊。
内心左右摇摆,又不能保证自己的选择正确无误,那就先吃饱了饭,留世美名,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简直不能再好啊。
只要所遇良人,所选正道。
一切烙下印记的努力,都将成就不卑不亢的生命,都值得丰盈沉实的一生。
03
又很多人说了,那我已经父母逼着,选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来不及了吗?整天恨不得不用手指来帮忙计算岁月啊。
好像始遇一个毫无美感的过客,绕室彷徨,丝毫都不想去靠近他,接触的日子里度日如年,分秒难捱。
那也没关系,你想想看,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和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矛盾,日久生情是个多么美好的词儿啊,即使尚未和自己的专业一见倾心,也不排除阅读之后,三观很合,愿意找到彼此的相似,实现共同的归属,相看欢喜的结果呀。
和恋爱一样,都是磨合的过程啊。
不要拒绝一切存在的可能,荒莽终成沃野,留条后路,会使你走得更坦然些。
即使无法永浴爱河,一手事业,一手兴趣,把前者当做支撑后者的资本,似有非无的黑暗中总会升起热腾腾的希望来啊。

04
有一个同乡的学长,大二了,跟家里闹着要复读,理由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想到未来便觉无望。
不知这样的任性是否得到了他的深思熟虑,那日前去苦劝,他慷慨陈词着13年的时候一个叫邹英杰的清华学子从本专业退学,15年以状元的身份再次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我说不过他,就好像一天牙齿突然作痛,谁来安慰都是一样的说辞,无端非常气恼,多少句话都是吹吹风,听过便罢,也不往心里去,平白无故地选择自我相信,也就觉得可憧憬的愿望通通都能实现。
看着学霸明心见性,找到真我。舔舔嘴唇,想分一杯梦想成真的羹,平添满心的不遗余力,仿佛已经看到明年今日,自己更加风光的样子。
路已经走到这里了啊,不是每个人都有回炉再造的能力,何苦一直回着头看,装作深沉得不得了的样子,换个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捕获的未来呢?
并非言之所做有错,选择无有好坏,若心不曾改变,始终都是你的力量。只是所言时间成本过高,风险也属常人难以企及。
不如就保持原有的缄默,保持不变的好奇---这一点也不影响你再画些不同风格的画,写下不同派别的诗。

05
矫情者说,兴趣大过天。
不过按照概率来算,那大抵是蛮难实现的吧,就好像在四脚不稳的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放上一个玻璃杯,实在难抵平衡。
若是你是个幸运的人儿,在刚好的时刻里说出刚好的话,在恰当的时间里遇到恰当的事业,那么祝福,同时羡慕。
若你明知演出的是一场并不热爱的话剧,也要为自己的后路,不回头地继续下去。
因为深知稳于生计才有资格讨论自己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哀叹孤独寂寞的道理。
那么赞美,同时歌颂,怕什么呢,反正未来,正在缓缓展开。
先温柔地推翻全世界,再把世界变成我们的,就好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