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刚从毛里求斯回来。这次旅行有太多的感触,回想跟之前的不同,大概是心境变了,五感六觉都被放大了,感受到的也更多了的缘故吧。写着写着发现已经很长了还没有写完,那就先写到这里吧,放下对完美的追求也是这次旅行收到的礼物。
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毛里求斯的海边有一些成片的黑色的火山岩,靠近海岸线的地方会有些海藻,就比较滑。我登上去看风景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结结实实摔了一跤。我爬起来检查了一下,脑子里一个声音冒出来——我这一跤摔得若有神助啊。臀大肌而不是尾骨着地,火山岩那么粗糙而我浑身上下没有任何一处皮外伤,只有手掌有些轻微的皮下出血,完全不影响下海。只是接下来几天走路都有点疼,我尽量掩饰着不让自己看起来一瘸一拐,所以那些美照的后面其实是有这样的小尴尬的。
蓝湾的鱼种类好多,配色很时尚,有蓝紫的绿粉的,还第一次见到LaBa鱼,感觉比鳗鱼还长。
海底美不胜收,不知不觉我就漂远了,等我抬起头发现离船好远了。之前刚刚夜间飞行了十一个小时,下了飞机没有休息就径直来浮潜了,所以没有什么体力。我游啊游,直到游不动了,机械地做着游泳的动作但是因为迎着浪并没有移动多远。有个老外发现了,游过来很绅士的问我还OK吗,我说还OK,就是太累了。他说给我一只手,我就把手给他,他牵着我游,把我拖回了船。浮潜过很多次,被人拖回船还是头一次,真是大写的一个囧字。
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诗和远方是有的啦,而远方的苟且也非常的真实,有趣,让人难忘。
我想若干年后,当我看尽了这世间的碧海蓝天,有可能已经记不清这片蓝和那片蓝的差别,但一定记得当初的那些糗事,就好像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童年,永远是那些淘过的气和犯过的傻。
2. 厉害了,中国姑娘!
我们有一天浮潜完在海上吃午餐,一船人围坐在船上吃饭喝酒聊天。饭后律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几个中国姑娘加上我这个中年少女开始舞动,手里还握着啤酒,画风太美周围的人开始欢呼,拍照。过了一会儿,几个西方女人加入了进来;又过了一会儿,男人们也加入了进来;最后来了一个当地的黑人舞者,穿着火红的长裙,带领我们一起跳当地的一种欢快,性感,而顽皮的舞蹈。还有姑娘跳起了钢管舞,整条船都沸腾在热情和火辣里。
曾几何时,我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方人大方、主动、引领着一些场合的气氛,而中国人腼腆又内敛的跟随。时过境迁,这几位中国姑娘绝对是那场派对的焦点,落落大方,光芒万丈。
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顿美好的晚饭后,我们开车回酒店,途中发现车的声音不对,下车检查后发现有个轮胎扎破了,已经瘪到没气。那时已经有些晚了,我们去了好几个地方都不能修,说需要换新的,但是都没有这种轮胎卖,好在其中一个加油站那里可以帮我们换上备用轮胎。
我当时心里有个声音,今天好像有点别扭啊。之后马上觉察到自己的念头,就放掉它,心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辗转几个地方后到了当地的下班时间,我们已经放弃决定先回酒店明天再修。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加油站,我说拐进去碰碰运气吧。那里的工人看过后,也说没法修,但是可以换!2200卢比一个新轮胎,那时只要有的换我们已经不在意价格了,马上要求换。
结果那人进去了半天,出来说没有找到存货的这个型号的轮胎……但是!找到一个二手轮胎,500卢比,问我们介意吗?我们当然不介意,而且求之不得!于是那人手脚麻利地帮忙换上了。原来生命让我们兜兜转转,就是想让我们用500卢比办了2200卢比也没能办成的事儿!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旅行中就是会遇到种种意外,开错路啊,千里迢迢奔着一个餐厅过去结果发现人家放假啊,要下海了发现少带了一件泳衣啊等等。旅行的意义在于它专治追求完美的毛病,越追求完美越痛苦,越臣服于旅行中的种种,生命会回馈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4. 那些年一起冒过的险
大家都说要脱离舒适圈才能成长。可是如果从舒适圈直接去做一些疯狂的事情,那感受一定是及其不适,甚至惊恐的。很多人都是出于恐惧才困在舒适圈里止步不前。旅行的意义就是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稍微向外走一点,探索一下,冒个险,来提升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比如十几年前的第一次浮潜对我来说是很恐怖的,恐怖到窒息,我完全不能信任那根管子,也不能信任自己的身体可以毫无误差地只用嘴呼吸。每次旅行,只要是到海岛,基本都会有浮潜这个项目,渐渐地,一次一次地适应,这次终于彻底没有障碍了,跳海也跳了,绑着铅块沉到海底也不在话下。这并不是我有多勇敢,而是通过一次次试验,对自己的身体和设备有了掌控感和信任,这个浮潜的舒适圈就扩大了。下一次我想我可以挑战一下深潜。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冒险是很恐怖的,因为一旦风险发生,我们有时会需要承担很难很重的后果。旅行的好处在于你知道你还会回到生活里。在旅途中冒过的险都只是旅途中的一个片段,它是可控的。但这个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冒险神经,让它强壮一点,再强壮一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里的种种冒险。
5. 谁手上有面包听谁的
我们乘玻璃船出海,途中停下来可以欣赏风景并且喂鱼。孩子们把面包撕成小块丢到海里,鱼儿们就会追过来抢食。儿子跟我说,你看这鱼儿多听话,我让它们去哪就去哪。一边说一边给我演示把面包扔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鱼儿会快快地追过去吃,显然他很享受这种控制感。
我想起之前他问过我,为什么我和爸爸可以管住他,而他管不住我们呢?我就跟他说,谁手上有面包听谁的,是不是这样?他眨巴眨巴大眼睛,点头说是的。其实细想想,社会里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也是这样的,不是吗?
参观野生动物园,我们坐在车里,近距离观察那些野生动物。解说员讲到他们给老虎喂食的都是最好的脱骨的鸡胸。我问他为什么不喂活鸡,那不是更省事吗?解说员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你不会想那么做,你不会想训练老虎捕食。我看着那些在树上趴着的老虎,眼神迷离,没有一点血性,即使工作人员从它眼前走过背对着它,它都丝毫没有兴趣。
讲到狮子的时候,解说员提到公狮子是不捕猎的,只有母狮子捕猎,这个我之前也知道,公狮子只负责耍帅,播种,看地盘。但他提到,King(狮王)总是追随者Queen(王后)的,Queen去哪里King就跟去哪里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我之前一直以为母狮子都是追随狮王的。我问解说员,这么多母狮子,怎么知道哪个是Queen呢?他说The dominant female(有掌控权的雌狮)就是。我觉得好抽象啊,他看出来我满眼的问号,跟我说捕猎总是带回来最多猎物那只就是Queen了,好吧,说到底还是谁有面包跟谁走的道理。
6. 爱是一切的起源和答案
傍晚我们在海边的礁石上玩,看到退潮后留在石缝中的小水洼里有些小鱼困在那, 水流干后这些鱼就会死去。一个印度小姑娘和我女儿,没有任何商量,都自发地双手捧着鱼,一条一条送回大海,后来儿子也加入了她们。爱与慈悲,与生俱来,根本不用教。我们能做的,只是不去破坏,不去打扰。
去森林里玩儿,儿子正在闹情绪,后来遇到一只狗,大老远追过来跟我们玩儿,任我们摸,抓痒,还翻肚皮卖萌,我们要走了还亲吻我的儿子。我们找不到出口,跟一个人问路,它好像能听懂的样子,一路上在前面引路,把我们带到停车场。车子发动了,它站在那里凝望趴在车窗上的女儿,而女儿则流下了眼泪,我相信那眼泪里有不舍也有感动。
实话说,在去毛里求斯之前我是有些评判的,感觉非洲会没有那么文明。去了之后发现那的人特别文明啊,有爱心,有礼貌,路上非常礼让,大家都慢慢来,不着急。毛里求斯没有什么工业,也没有高楼大厦,人们安居乐业,走在路上遇到,大家会热情的打招呼。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写过,每个人的真我都是爱,喜悦,和平。我体会到,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的真我就会呈现出来。这些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被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和身份层层包裹起来了而已。而在旅行的过程中,就是剥掉这一层层的壳,脱去身份,角色,面具,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放心做自己,而在这个时候,爱,喜悦,和平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爱是跨越国界和物种的。一切从爱开始,爱也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写在最后
旅行的意义就是换个全新的环境,在自然而然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跟世界,自然,历史,有更多的连接,同时向内跟自己有更多的连接。
旅途中,我时常会被一棵独木成林的苍天大树震撼到,被手触摸到树干时感受到的灵性所疗愈。有时被一轮刚刚升起的太阳所启发,被金色的圣洁的光所洗礼。所谓万物皆有灵,当我们向内和向外充分的连接,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会打开,接受并欢迎着旅途和生命带给我们的灵性和能量。
文字:禾木
配图:Unsplash,禾木
文章同步于公众号:禾木的橄榄树 (ID:AthenaOliveTre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