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古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古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对话苏东坡之三

古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对话苏东坡之三

作者: 苏伦_ | 来源:发表于2017-07-01 15:09 被阅读242次

又一夜,夜朗星稀,心中却愁结难开,东坡三度解忧。
                                                          ——题记

暮春之至,四月既望。
我独泛舟惠州西湖之上,环诸四顾,但见湖光山色倒影其中,月光流泻出蒙蒙烟雾漂于江渚之上。四周芳草凄凄,佳木繁阴。
蓦然清风徐来,湖面银光跳荡,悠悠流淌,荡尽心中愁意,顿感心旷神怡。

我不禁把酒问青天,纵情慨叹:“昔柳七结伴泛舟西湖,饮酒扣歌,已成往昔,今我一人独享人间胜景,万般情意,尽收眼底。”
于是饮酒乐声,遂吟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少顷,歌声不知从何处飘来,竟浮于湖面之上,“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但见余音袅袅,不绝于缕。
我正感诧异,蓦然,一老者踏万顷山色,凭云御雾而来。
我定睛一看,忙起身作揖,悦然道:“先生此来,可与我结伴而行,泛舟这西湖之上,扣弦而歌,重寻旧梦,以表心中对西湖美景眷恋之情。”
东坡淡然立于前,与我相对而坐,问我道:“伦何以至此?”
我道:“但至西湖寻梦,恍如志摩恋于康桥。”
东坡听后并不作答,微笑之,颔首默许。
我又道:“先生曾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我独自泛舟西湖,本愁天下之大,但知己难寻。先生会临于此。但与学生共赏西湖之浓抹淡妆,人间胜景。”
东坡曰:“西湖之景,厥有几千年修建沿袭而成,非一时片刻而臻至此景。人生亦如此。非一时而成就大业者!”
我默然称是,此时但见流水淙淙,游人渐多,月出云层,清风徐来。西湖向来胜景众多,尤以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塔下最为人所知。
东坡以酒敬天,谈昔日在余杭当知府,为防水灾,修建大坝,本想为民做点力所能及之事,不想此后成西湖一景。

船过湖心,我与东坡饮酒歌之,杯筹交错,旋问:“学生自太白兄提携,诗兴已愈五载,乃有诗章几十篇首,略感小成,但身边之人,却少有了解我做诗之本意,更有人说我过于天真,竟想以诗歌名世,规劝世人。”
东坡揪然:“诗者,言志也。古之诗人,无不保留独立人格,前如陶渊明,后有曹雪芹,视尘世一切喧嚣为无物。方有《归去来兮辞》、《红楼梦》流芳于世。倘若畏怯人语,人云亦云,则要成大器者,难矣!
印度之诗翁,诗哲泰戈尔先生是也,有一句诗,余读之,深有感触,诗曰‘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依然会继续开花。’余想,为人,做事,行文无不如此。若贪得一时安逸,留恋过去,犹未能抵达顶峰。”

我顿首称是,回首漫漫前程,不知将来所去何方,忧愁层生。
东坡继续道:“汝作诗行文,余略有看,汝才思不错,但过于情绪化,意境不殆,缺少大气魄,思潮如水般气势。盖因汝年纪尚轻,涉世未深。倘若沉浸于取得的微薄成就,就怡然自许,则难臻至高境。纵然如今诗歌已未能受世人青睐重视,汝若将已有诗名如花朵般保存,则难成大业。文化乃人生存之精神支柱,不可能有消失的一刻。
汝一路走来,殊不知,一路上花儿依旧灿烂,切不可因小失大。名利如浮云,终有一散,唯有以身作则。如攀山越岭,唯有勇往直前,方能抵达峰巅,切不可留恋途中风景,纵不知会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下万般景象,尽收眼底。人生不亦如此,当至巅峰,方知天地之大。”

我点头称是,环周四顾,只叹人生如同落花匆匆,芳景难驻。
东坡坦然笑道:“人生但求无怨无悔,紧要处,走过去,别逗留,切不可为一时之得失而贻害一生。三月七日,余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曾作一曲《定风波》。词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默许,吟思着苏轼方才所言:一蓑烟雨任平生,心思渐明,与苏氏共邀明月,对饮而歌。
此时,但见暖风柔然吹皱春水,揉碎一池帘影,轻舟缓缓徜徉,沐浴于溶溶夜色之中,此情此景,将何日重现。
我与东坡饮酒乐甚,不觉睡去。

                                                            ——2007.4

作者简介

——————————

苏伦,85后作者,新媒体人。

爱情诗集《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已温情上市。

写诗是我年少时不谙世事的梦。

始终坚信人间美好,拨云见日终有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如果你看到这里,请给我点个赞吧,你的喜欢是我坚持原创的不竭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对话苏东坡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t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