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人生悟慧美文•故事我的365里路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作者: 醉卧看西山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07:35 被阅读0次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hé)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自如。

  静气,更多的是一种修为和涵养,是需要修炼的,与之对应的是浮躁,傲慢无礼,静气首先是尊重和敬畏,一个人,一件事,往往远比其所表现出来的更加深邃,更加的复杂和多变,凡事要有敬畏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有知之于无知,总是一个小小的分子,生有涯而知无涯。于事如此,于人更是如此,一个个孱弱的外表之下的,一定是一颗颗无比坚强和勇敢的内心,只是没有时机表现出追赶朝阳般的激情而已。

  静气确实需要修炼,需要文化的熏陶,需要诗书的涵养。正是基于知识和博学,才可以更为深入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可以以俯视的角度去审视,高度决定了境界,这里面的高不是居庙堂之高的高,而是思想意识的高度,更多的却是人生哲学的高度,而朴素的哲学内涵来自于文化的熏陶,所以很多朴实的人们依然可以俯视所有。

  静气需要正气的支撑,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有“无欲故静”的说法,无欲则刚,只是一种虚幻的追及,此处的欲应该是无我的一个境界,很多的时候,跳出三界外,不计个人的得失,于事情才可以看得清楚,斤斤计较于个人,那么自然会心烦意乱,不能专心于事情本身,考虑的因素太多,自然也就失去了静气。

  自然沉着冷静是有前提的,有备方可无患。凡事都是要有所准备的,尤其是针对大事,没有敬畏之心的话,也就不会放在心上,自诩为藐视一切,岂不知真真实实在藐视自己,是对自己过往付出的不珍视。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有了好的过程,为什么不期待好的结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颐养静气,养浩然之正气,才可以遇事不慌不乱,可堪大任……

  有静气,绝不是简单地看淡一切,看破红尘事,神马都是浮云的,还请飘过……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 返以观往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向使赤壁无诸葛,后人何曾看三国?

  • 遇大事要静

    遇大事要“静”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 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遇大事, 一定于...

  • 翁同龢:每临大事有静气2022-07-13

    翁同龢: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一句出自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在我看来这是大将军之气...

  • 遇事要静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每遇大事,一定于静观中思考…… 以静制动,...

  • 持续成长的八大要素!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自古的成大事的人物,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 古联今说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一副古联,但虽古犹今。联句通俗易懂,一看便知其意。此联工整、严谨、巧妙,大...

  • 选择好自己的方向

    害怕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清 · 翁同龢 好比天气有晴有雨, 这很正常, 人不会一直担心、 害怕...

  • 心平气和做人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古来圣贤之人,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做人,...

  •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穌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圣贤之人.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vx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