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青年教师-弱势群体-十字街头

青年教师-弱势群体-十字街头

作者: tigersmart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09:32 被阅读0次

个体的贫困,也许可以以颜回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来化解,但是面对至亲的苦难,却没有多少人能够铁石心肠掉头不顾的。

位置而伴随的低收入和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他们(尤其是人文学科)因知识追求而形成的高度敏感个性,这群人除非内心特别强大的或者极度超脱的(比如皈依佛门等),容易感受到在生存境地与社会(包括家庭等)期待之间触目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甚至屈辱感。

一个充满挫败感和下行感(所谓中产的下流化)的知识群体,非但不会有梁漱溟所言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士大夫精神,也不会有丁文江1920年代在燕京大学演讲《少数人的责任》时倡导的精英意识,无法自我提振的精神世界自然就会在威权主义与消费主义两股潮流的挤压之下而日渐崩解,自利性的犬儒主义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心态。就此而言,经济上的独立确实是人格独立的前提。

青年教师就生活在由刚性的课题管理体制和柔性的父权式(家长式)人际结构构成的学院文化之中,他们在学术上和精神上要实现双重的突围何其困难!

这个体制化的过程之中,高校青年教师迅速地分化、分层甚至分道扬镳。

一些人迅速地熟悉体制运作的逻辑,如鱼得水地在学院体制里“上行”,获取各种类型的课题、人才计划等,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其中有一些青年学者仍旧是对学术抱有敬意的个人,他们倡导一种布迪厄所言的“用国家的金钱,做独立的研究”,尽量与意识形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种研究取向往往不太容易得到体制的鼓励。

另外一群人对课题、项目的运作逻辑或有高人指点豁然开朗,或者潜移默化无师自通,壮士断腕般与学生阶段的学术理想切割,迅速向课题指南之类倡导的所谓“应用性研究”靠拢,对于那些高度意识形态而学术含金量甚低的学术研究课题,照样乐此不疲地追逐。这是完全被“升官发财”的主流社会逻辑所渗透的一个群体,是一群道貌岸然而斯文扫地的生产伪学术的体制知识分子。

还有一部分学人对学院的体制化和高度行政化,抱持一种本能性的心理抵触,也深刻地体认到了1990年代以后项目、课题管理体制对高校多元生态的破坏,对追求个性化生存和精神生活的知识人的煎逼。同样面临生存困境的这一群体,却谨慎地将自己定位为学院体制的自甘边缘者,既非坚决而激烈地反抗这一套体制逻辑,也不是完全退出这个体制,他们追求一种在学院体制内最低限度的生存状态,除非最基本的学院指标,一般不太会主动去迎合学院体制的逻辑。

还有一个为数极少的群体,就是干脆对学院体制采取一种“不合作”的消极态度,他们完全沉浸在学术所建构的人文世界之中,而将那些以学术换取“稻粱”的人视为不耻之徒。自然,这个群体的人都是内心世界特别强大的个人,他们注重的是大学原本意义上的精神使命,是学术薪火相传之地,这群人是跑马圈地甚嚣尘上的学院空间内的一群真正意义上的苏格拉底式爱智者,他们怀抱“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求真态度,以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格理想,而且这群人往往在高校不合时宜地重视教学,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心智交流,他们将教学的意义看得更重要,而教学在当今的大学评价机制里往往显得并不太重要。

阿伦特曾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中指出:“人文主义是有教养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知道如何照料、保存和赞美世界之物的态度。……无论如何,我们要记得罗马人,这些最早以我们讨论的方式认真对待文化的人,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当是:知道如何在古往今来的人、事和思想中,选择他的友伴的人。”

当大学出现之后,高等学府就取代了传统私塾、书院等成为孕育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家园,“照料、保存和赞美世界之物”是一个有志于学的人应该具有的价值立场,他们不应该是一群被羡慕嫉妒恨的情绪裹挟的失意者,也不应该是一群疯狂争抢体制资源而丧失了自我变得面目全非的人,他们应该是一群有着美感和趣味的审慎的爱智者。这种人在当今中国的大学真如凤毛麟角幽眇难寻

体制虽然造成了对个体的系统压抑,但体制毕竟也是由个体形成,或者说“我们就是体制”,若个体对这套体制的规则文化有了相当的了解,他就不会过度地顺从这套体制逻辑,尤其当他知道顺从(服从)就意味着某种变相的支持的时候,他会在道德上形成某种挣扎感。

几乎每个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现实侵犯良心的边界,欲望侵蚀自由的灵魂。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使命感让他不安于社会现状,而知识的理性又让他明白社会只能渐进式前进。这种矛盾的心态,也是转型期中国一代知识人的内心写照。

相关文章

  • 青年教师-弱势群体-十字街头

    个体的贫困,也许可以以颜回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来化解,但是面对至亲的苦难,却没...

  • 浅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二)

    第五封: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有不同的意义,这让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青年—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

  •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 文/孟祥忠 我不讨好权贵们 也不追赶影视明星 我爱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 社会好不好,就看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

  • 弱势群体需要关心

    今天看了一篇新闻,推送消费弱势群体,主播靠弱势群体谋利。但是,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有多少弱势群体? 每天有...

  • 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28)

    谁是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指,与主要群体或多数人群体相比,群体成员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力明显较小的次要群体。 弱势群体...

  • 越强调越适得其反

    保护弱势群体好像是一个政治正确的事情,但是对弱势群体的过度保护反而会导致弱势群体更加弱势。 就像越是强调男女平等,...

  • 拿什么保护好我们的财富

    打开网页搜索“弱势群体”时,惊愕地发现以弱势群体自居的企业大佬还不少,为什么企业主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呢? 对大部分企...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成功举行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通过“教学关”,物理与...

  • 085新谜

    珍贵无比,弱势群体,背后伤人

  • 色达县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进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的实践探索,加强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我校于201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教师-弱势群体-十字街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zc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