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读书笔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作者: lydia金莹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20:56 被阅读0次

20190504《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第一章 孩子的游戏和实验

小孩子刚开始可能并不会感到害怕,除了很响的声音和失去支撑(有些孩子不怕)。比如对虫子的恐惧,孩子可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

这一章作者记录了几个两岁左右的孩子玩游戏和探索世界的过程。孩子们都有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而且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够掌控一些事实。他们会试着反抗大人的控制。其实,这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他们有好奇心,乐于通过实验来去了解未知事物。

第2章,孩子是如何学说话

这一节作者记录了孩子从小开始学说话的方式。他说,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既然单词是语言最短最简单的成分,那么当我们学习语言时,就应该先学习单词。但是,很可能我们是最后学会单词的。首先我们知道一个重要的概念,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从人们嘴里发出来的所有声音都有一定的意思,能够让事情发生。

是的,有时候婴儿发出一个音来,他可能表达的是一连串的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他又不会讲,所以呢,只能用一个音节来表示。

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其实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不会表达。

我们需要去研究孩子想表达什么,如果他能够得到回应,那么他会更愿意表达,更愿意探究。否则的话,她会表达愤怒和不满,甚至丧失探究。

作者又提到了一个观点,我们不应该去试图纠正错误。当我们去纠正错误的时候,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孩子的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即使我们不纠正错误,他也通过听别人使用,然后在生活中,他逐渐会去知道如何使用。如果他发音不准确,或者是说,用的语法不正确,其实我们无需刻意的去给他纠正,他自己便会慢慢学会。

另外,我们不要每次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想教他点什么东西,反倒是真诚正常的对话,更能让孩子感觉到舒适。

不要限制孩子讲话,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的可以浇花的时间,表达出来,会是深一层的收获。

第三章 孩子如何学习阅读

作者首先讲到一个例子,孩子在接触到一个新的玩具的时候,他会非常感兴趣,也会在寻找自己的方法去玩耍。但当大人来展示其中的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玩法的时候,小孩突然丧失了兴趣,把玩具丢弃。

作者的解释是说,其实孩子有敏感的自尊心,当他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远低于对方时,他会用一种,不去了解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其实这让我想到了我第1次玩吃鸡游戏,第1次进去玩,我不了解游戏的规则,也不会操作,然后我在慢慢慢摸索。在这时候泉良拿去为我展示了完美的操作,让我第1次就赢得了这个游戏。但就在那个时候我丧失了所有的兴趣,从此以后再也不玩这个游戏。其实我的这个经验跟那个孩子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在那时候我的自尊心是受挫的。

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能只为了让孩子学会阅读,这样子可能会变成一件糟糕的事情,而是要跟孩子分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带来的愉悦,也就是说,自己先要喜欢这本书,才能够让孩子也喜欢,孩子能够了解到大人的情绪。

约翰·霍特: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在一些纯身体技能的学习中可能是真的,这是身体的运作方式,但是大脑运作不是这样的,什么让事情容易或者困难,对我们的大脑来说跟这些事情包含多少知识没多少关系,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事情有多有趣,要看这些事情有多少意义,他们跟现实看上去有什么联系。

第四章 孩子如何学运动

当孩子学习运动:我们要利用孩子自然的愿望,让他们探索新奇的、未知的事物,以对这个事物取得某种控制,除非他感觉准备好了,否则不要试图强迫他更快一点,更远一点,只有这样做,学生和老师才能够获得最大的乐趣,取得最大的进步。

孩子可以通过模仿观察来学习运动

第五章 孩子如何学绘画、数学及其他知识

孩子可以通过绘画学习到很多知识。能够锻炼大脑、眼睛和手。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接触。

关于孩子是如何学绘画的这一张,我还蛮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其实绘画里边包含了很多的知识,比如说透视原理,比如说比例,比如说,三原色的搭配以及色调等知识。如果他能从对食物的具象的理解中转向绘画的这种抽象的表达,其实孩子的思维也需要比较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从涂鸦开始,慢慢的让他来自己建立图画和现实世界的认识。

关于孩子如何学习数学,这一节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他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教具,比如关于数数的、关于立体知识的、关于天平的、或者是分数的。作者还专门提到自己的实验,如果说一开始就告诉他这些工具怎么去使用,孩子可能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原理,反倒你不告诉他这个教具是干什么的,他们可以自己探索,自己鼓捣出其中的原理来。

关于自己鼓捣,作者也特别提到了,可能对于这一点很多老师会有一种,不可接受的感觉,他会想要去控制节奏,控制这些小孩学习的节奏。如果孩子们去自己探索,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对于这种恐惧,很多老师可能会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方法,反倒让很多孩子错失探索的乐趣。

第6章孩子的幻想

这一张做的提早提到,幻想是孩子学习的方式,是孩子通向世界的大门,孩子们用幻想来检验和理解现实,孩子也并不会幻想自己是全能的。

第7章,大脑如何工作?

这一张在讲大脑的工作机理,但是最后的时候作者又提到了,我们不能确定孩子是不是在学习什么东西,也不能确定孩子在学习什么东西,我们无法证明,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是可以去思考和去学习的,我们不需要不断的刨开他们的头脑,去弄清楚他们是不是在学习。我们需要做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的把这个世界带到学校和教室,给孩子们需要的及他们要求的帮助和指导,然后就走开。我们要相信他们能做好余下的事情。

写在最后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部书,作者是约翰·霍特。他这里阐述的理念,我深以为然。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是全然未知的。他一点点的来探索这个世界,比如用触摸的方式,品尝的方式,击打的方式,弯折的方式等等来去探索世界的模样。不仅如此,他还会有自己的节奏,一点一滴,慢慢的慢慢的加深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需要不断的重复,有时甚至会遇到困难,把它放弃到一边,然后过段时间再来去客服知道,能够比较理解他。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要切记,不能去打乱孩子的节奏,或者直接以一个完美的方式来向孩子展示它的运行方式。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自尊心的打击。不管是学习说话、学习阅读、学习运动,游戏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同样的道理。

本书中作者用观察的方式记录了好多个孩子学习的过程,虽然我知道个体不能代表整体,个体也不能推知得出某种规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了解个体,又能如何去归纳出规律呢?就是因为从对个体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却教会我们要去观察,去发现每个孩子他独有的方式,它也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在幼儿阶段,我们要记住,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当孩子对某件事情表达出探索欲望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某些媒介,让他去获得探索的机会,让学习自然而然的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au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