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清清
凌清清 第108篇原创文章9岁的女儿咪咪正在做作业,突然心神不宁地跟我说:“明天回学校我就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了。”看着她那张忧愁的小脸,我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午,她的朋友小冰把一张盖了印章的便利贴贴到了咪咪脸上。接着咪咪偷偷把便利贴贴到了同桌小豪的后背。后来,小冰和同桌小钲画了一张笑脸,让咪咪再贴到小豪背上。最后,小豪发现了这个秘密,只是有一点小生气地作势打了一下小钲。
再后来,大家决定恶作剧一下小钲,咪咪提供笔,他们在便利贴上写上“我是一个神经病,天天刷抖音”,贴到了小钲的后背。没想到,小钲发现这个恶作剧后,很生气地告诉了老师。
“妈妈,明天老师一定会很凶地批评我的。怎么办呀?”咪咪不无担心地抬起头。听她讲完这件事情,我其实挺欣慰的。
我一直在家里营造一种“允许犯错”的家庭氛围,现在,这种氛围带来的好处真的是越来越明显。
很多孩子犯了错误后,因为曾经被周围的大人批评甚至打骂带来过痛苦的感受,或者因为担心会被打骂,所以他们会尽量掩饰自己的错误,不希望被大人发现。
同时,掩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很多时候甚至要说很多的谎话来自圆其说。这个过程还可能伴随有很多的不安、焦虑,甚至愧疚。这一切,都会造成孩子生命能量的内耗,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谢谢你这么坦白,愿意跟妈妈说这件事情。妈妈看到你很害怕和担心,是吗?那在这件事情上,你觉得自己做得怎样?”在共情她的情绪后,我得先听听看她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行为的。“妈妈,我觉得全是我的错。”咪咪很后悔地低着头。
“妈妈很欣赏你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你是个敢做敢当的孩子。”我向她投去了欣赏的目光,这份关怀是能让孩子更有力量感的保障。
“那你觉得,自己错在哪里呢?”我继续问下去,目的是协助她看到并更清楚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妈妈,后来他们给小钲贴的时候,我只是提供了笔,我并没有参与啊。”咪咪有点委屈。
“所以你觉得自己挺冤枉的,对不对?”我摸了摸她的头,身体接触也是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安全感的。“妈妈想问你,你是不是不应该对同学做恶作剧?而且一开始是不是你先贴到了你的同桌小豪的背上,后来大家才模仿你的?所以,你的行为是不是做了不好的示范?”咪咪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么,你愿不愿意通过微信向老师说清楚这件事情,并且承认错误呢?”我决定趁热打铁,协助她早点放下心头大石,原谅自己,将这件事情做一个了结和完形。
文 凌清清咪咪在我的协助下,很快组织好了语言:“老师晚上好。今天下午小钲跟你说的那件事,是我先带头把便利贴贴在小豪背上的。后来他们把纸条贴在小钲背上时,我没有参与,就是借了他们一支笔。关于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错了,我以后不会拿同学开玩笑的了。请老师原谅我。”
做完这一切后,我看到咪咪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看到她又和往常一样写作业去了。
后来,我们收到了老师的回复:“我知道了。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做引起别人反感的行为。你既然知道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以后大家有礼貌的交往就好。你不需要我的原谅,需要的是在每件事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老师的处理非常有智慧,咪咪看完后,心里更踏实了。
对孩子来说,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或者因为恶作剧、违反纪律而被老师批评,都会拉低情绪能量,都会感受到被负面情绪所牵绊。
此时,孩子是否愿意和家长述说、寻求帮助?父母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协助孩子走出来?这样的小事,一件件加起来,就会形成孩子间的巨大差异。
因为,孩子通过每件事情学习到的是,我可以如何处理同学关系、人际关系,我可以如何评价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6Q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