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景》初印象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人的全景》这四个字,太宏观,太抽象了。副标题:弹簧人、思维体操与进步;开始好奇,作者将如何阐述人的情况,思维方式,如何进步?开启阅读之旅~~~
作者
池宇峰,70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连续创业者,企业家。1996年成功创立洪恩教育;然后进入了他的完美世界的集团,覆盖游戏,影视,教育多个领域,一直创业,一直成功。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300名。2019年9月出版这本书,从1996到2019,30多年,凝聚的人生经验和思考。
何为自我?
春节和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多了一个和自己独处的机会,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有的因无聊而焦虑,有的人网络而昼夜颠倒,有的人则利用这个时间充实了自己。为何大家的状态差别那么大?
我理解这也是作者,写《人的全景》的大前提,前提是我们是“社会人”,我们需要沟通交流,需要人际关系,因人的同步,就会有外部刺激进入我们,让我们做出各种反应。那么对各种外部刺激的反应,就是我理解的,作者描述的——自我。而且这个自我。
利用作者的全因模型来描述我,就是当收到刺激的时候,在神经和激素两套系统的作用下,根据我们的经验价值清单,做出来的一系列反馈,最后再回归平衡,这么说好像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但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经验价值清单,通过思维和表达不断的更新,这就是高级之处。
带着这套理论,一起进入了现实,如何变成更好的自己,如何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我的情绪,总是被他人左右?
理论:利用上面提到的全因模型,就是当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预期的时候,我们心里会失衡,并随之产生生气、愤怒、埋怨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负面情绪,就会变成情绪失控。
思维误区:不是别人左右你的情绪,而是因为我们心里失衡,你要生气,发怒,而从别人的行为中找到问题点,然后生气发怒。就如那句话:没有人可以让你生气,除非你允许。
方法:延迟法,数10个数字或者马上写下来
研究表明,愉快和悲伤会持续时间很长;内疚会持续几小时或几天,愤怒则会在几分钟后消退。只需要当每次无法愤怒,要冲动行事的时候,数10个数字,让自己冷静下来,或者马上拿手机或者纸写下来,延迟时间,最后使得愤怒消退。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那些喜欢和领导沟通的同事,是在拍马屁,因而生闷气呢?
理论:假设信息填补——当我们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因为不完全了解他人,所以会假设他人跟自己一样,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填补对他人的了解的空白,然后再做出判断。
思维误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解读这个人的行为,从而看不到对方的闪光点,而导致认知偏差。
方法:多找几个信任的同事聊聊,从第三方去了解,可能会发现那个同事的优点,从而对淡化对那个同事的不真实的假设信息填补,而提高自己结论的准确性。
为什么我们会说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理论:判断力自信——从全因模型视角来看,判断力是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价值清单中搜寻方法,并用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观念冲突的时候,我们一般对自己的判断会有一种“执念”,即断力自信,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思维误区: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怕自己被说服,当遇到冲突的时候,第一时间调动自我保护,然后加深对自己观点的认识,更加认为自己是对的。
方法:假设法+找源头+建通道
假设他人有理,然后发现自己的问题,站到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思维辩论,然后寻找已有观念的源头,分清它是客观事实还是主观判断,再给新观点建立与已有观念相连接的通道,从而接受新观念,整理到自己的经验价值清单,达到进步的平衡。
为什么我们做数学题时可以查错,对自己的行为却无法查错?
理论:自查无错——我们用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行动,再用同一套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就像考生和判卷老师是同一人,导致我们错而不知最重要的原因。
思维误区:因为数学题有一个确定的正确答案,而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没有一个可以随时查询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数学题可以有不同解法,我们可以利用不同解法去验算答案。而人们日常所做的决策只基于一套方法、一套标准,它就是我们的经验价值清单。因为人用来做决策的经验价值清单只有一套,我们无法用另一套对自己的决策进行验算,所以即使错了自己也发现不了。
方法:找他人“照镜子”,培养自己的喜欢,当决策的时候,习惯听取别人的建议,所以不会轻易掉进自查无错的陷阱。加深自己决策的客观性。
人类日常的行为都有其相应的动机,而动机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有关人类需要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心理学家之所以热衷于研究需要,是因为它是人类一切行为和思考的起始。然而,平衡态尝试解释的,是需要产生的源头,是需要产生的原因。
需要是由平衡态失衡引发的。我们由需要引发的一切行为或思考都服务于一个目的,那就是恢复和维持平衡。在这个视角下,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思考就是平衡态的负反馈机制,即当我们偏离平衡时,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进而产生动机,并激发行为。这就是全因模型中的第二个模块——负反馈。
我们的一生就处于不断从失衡到平衡的过程,这其中充斥着无数的决策和行为。那么,我们在制定这些决策和实施这些行为时有依据吗?有一以贯之的准则吗?如果有,是不是只要我们洞悉了一个人的依据和准则,就可以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这个人的行为?答案是肯定的。人的一切决策和行为的依据都来源于全因模型中的第三个模块——经验价值清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价值清单,它来源于个人的经历、体验,以及从中总结出的经验、规律,还有最终抽象出的价值观。经验价值清单决定了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它还记录了哪些事情对我们有利,哪些事情对我们有害。若抛开生理基础,人与人之间经验价值清单的不同,就是人们在思考、决策、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说,经验价值清单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平衡态、负反馈、经验价值清单是全因模型中的三个主模块。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两个问题聚焦人的心理,用相对微观的视角探寻两个与心理平衡密切相关的子模块。
第一,是什么引发了心理失衡?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心理需要被分为对安全感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几方面产生心理失衡,但每个人心理失衡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这种程度的不同因何产生?追溯其本源就会发现,它来自比较,是人与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的结果。在职场中常见的一个会导致人心理失衡的例子是分配奖金,当人们拿到的奖金数额与自己预期的差不多或比预期的更多时,就会很开心,但当得知同部门里其他人的奖金都比自己多时,马上就会不高兴。当我们比较的标准或对象发生变化时,心理失衡的程度也会随之变化。比较引发了绝大部分的心理失衡,它在一切心理需要中贯穿始终,这就是全因模型中的第四个模块——比较器。
第二,我们如何应对心理失衡?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因此心理失衡会频频发生。不是所有的心理失衡都能用行为来迅速恢复,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人们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并不会轻易消失,因此人们常常会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弹性解释,以说服自己,“我不比别人差”或者“我没有错”。人们会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具体方法是:自我安慰、自找理由、自圆其说、自找台阶。绝大多数人的决策失误都来源于我们应对心理失衡的惯用策略,即全因模型中的第五个模块——平衡补偿机制。值得强调的是,我认为这种弹性解释机制是由物理及化学规律激发的,所以人们很难反抗。
——《人的全景》节选(全因模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