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典的味儿

作者: wl泉水叮咚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7:12 被阅读41次

    很喜欢那古典的味儿,那怕是一阕温柔的宋词或一首玲珑的小令,虽历经了千年的风霜,仍掩不住那芬芳的味儿。那味儿,或如一泓秋水,目与之接,则神清气爽;或似一眼甘泉,以口尝之,则沁人心脾,馨香盈口。那味儿,总会在某一刻不经意地来到你的面前,总会不知不觉地深入到心灵,摇曳出一片明净的风景或一种淡淡的心情,让人品出几许人生的韵味来。

    行走在古典的世界里,就像带着自己亲爱的人儿去做一次浪漫的旅行。它们就像一处处秀丽可餐的风景,或虚处藏神,曲径通幽;或山高月小,小中见大。循着这风景,我们自然就能寻觅到那久违的味儿,找到失落已久的精神故园:王羲之乘兴挥洒《兰亭序》的墨香,李太白代言兰陵美酒的醇芳,陆羽起火生炉,缓烹慢煎的茶香,林和靖培育出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周敦颐写意的“香远益清”“亭亭玉立”的荷……这些就是我们旅行时的美味佳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的点心,更是一种持久的明媚的恋情啊!

    有人说,诗词不言爱,却把爱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味儿表达得淋漓尽致;诗词不说愁,却能让人深刻地品味到忧伤惆怅苍茫百感的味儿。单就爱而言,爱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爱是“杨柳岸,晚风残月”的惆怅,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的欣喜,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对于“愁”,也许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尽了愁的肝肠寸断,可谓是“抽刀断愁愁更愁”;而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三瘦”,应该成为宋词愁之集大成,那愁的诚挚、那愁的实在、那愁的沉重,无边无涯,浓得化不开,化不开。

    古典的味儿如酒,举杯相邀,遣兴抒怀;古典的味儿似香茗,品茶论道,一唱三叠。《高山》《流水》虽弹奏了千年,依然能抚慰我们的心灵;嵇康临刑时声色不变悠然弹奏的那曲《广陵散》,随着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 从此获得了永生;宣纸端砚世世相传代代相因数百载,依旧能挥洒出清洁淳美的好字来,依旧能让我们品出旧时的流风遗韵;还有那些乘兴挥洒寄丹青的酣畅与拙朴,那清茶皓月照禅心的超脱与风流,那闲读诗书求雅兴的洒脱与怡情……

    与古典的味儿结缘,品味春华秋实风花雪月,感悟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欣赏霞映残月,聆听鸟栖蝉鸣,历史或强悍与纤弱的脉搏,岁月或风流或黯淡的时光,人生或激越或忧伤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古诗云:“书自心灵深处香,月从峰峦缺处明。”细细琢磨古典的味儿,益心智,增见闻,长知识,自是一种享受、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趣。

    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在一篇叫《黄粱梦里》的散文中写道:“尽管千年前那个唱歌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歌,只要有四季的变化,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是的,对于古典的味儿,也许我们在欣赏、品味这些味儿时,是出于偶然,但这偶然之中其实包含着必然。因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早已珍藏了这种基因,才使得我们生活既能津津乐道又能够品出津津的滋味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古典的味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or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