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作者: Cc崔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21:40 被阅读0次

        因朋友引荐11月22—23日在上海参加了周涛博士两天《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工作坊,深感不虚此行。

        周博士两天时间从教学的底层结构大脑科学和心理学分析教学的设计方向和方法,周涛博士为了研究教学的底层结构和逻辑博览群书,十年磨剑。课程以德国BAG技术、绩效改进中的教学干预技术、教学设计、认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全流程地展示了基于脑科学的四元八步法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法。

        基于周博士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课程中有许多新颖独到的知识亮点,有几点深有感触。

一、脑神经科学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要设计好一个课程就必须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大脑是人体重量的2.5%,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二斤半”,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由80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大脑又分为左脑(理性脑)和右脑(感性脑),既有兴奋性递质,也会有抑制性递质。同时,根据人脑的进化阶段,又可以分为爬行脑、哺乳脑和智慧脑,只有智慧脑才是人类所独有的,可以分析、决策、判断等。大脑还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等,额叶几乎涉及所有的心理功能,且功能广泛复杂,如记忆、语言、智力、人格等等,顶叶的主要功能是身体感觉、叶觉、触觉等,枕叶负责视觉处理,颞叶负责听觉处理…周涛博士就是根据脑神经科学为底层基础来设计的课程,因为只有这样课程设计者才知道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二、好课程三要素

        好课程的三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和活动,目标是通过分析学习需求得来,课程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面,内容包括认知(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课程设计都是围绕这三个要素铺开,目标是课程整体的方向,内容和活动依据方向循环往复的调动学员的左右脑,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三、四元八步课程设计法

      用“大四元八步”嵌入“小四元八步”从而将复杂、难学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聚合为一套清晰易学、易懂、易用的课程开发工具,为培训师及课程研发人员设计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大四元八步

        大四元:①萃取内容—②设计活动—③开发材料—④评估效果。

        大八步:①分析学习需求—②撰写学习目标—③设计测试细则—④萃取学习内容—⑤内容建模与排序—⑥设计教学活动—⑦开发教学材料—⑧评估课程项目

        小四元八步

        小四元:①激发动机,②讲解新知,③练习体验,④转化应用。

        小八步:①创设场景—②引发反思—③构建图像—④形成概念—⑤体验操练—⑥阶段回顾—⑦提炼总结—⑧融会贯通。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课程亮点(以下内容借鉴了前任学员分享,因为发现比我自己总结的还要详细✧٩(ˊωˋ*)و✧)

1、课前培训场域的环境营造

        在刚走进课程教室时,就被周老师布置的场域环境吸引住了,教室的四周不仅视觉化呈现“四元八步”总结图谱、6大课程目标、6大教学活动原则,而且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教学道具(毛根、铃声、便利贴、左右脑、贴胶、卡片等),正所谓图胜于字,让人很有想马上体验的冲动。老师的白板纸上已经写好了两天课程的schedule以及主要的教学知识点。正如老师开场时所说:“其实你到教室的那一刻,你的课程就开始了。”这一点不管是以后在我们的项目课程运营中,还是在我们自己作为老师去授课,需要可以去借鉴的,给学员提供良好的场域环境,营造学习的气氛,更好地吸引学员参与。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2、课中教学活动的多样设计

        周老师在整个课程中用了三十多种教学活动,这也是我迄今为止上课以来见到老师运用教学活动最多的一次,虽然两天的课程知识负荷有点大,特别是人到了下午容易疲劳,但是整个过程中老师约15分钟左右频率的一个活动设计,如卡片法、最佳外带、幸运数字、抛绣球、宾果游戏、站立调整、工作辅助(散页)、档案中心、Yes or No、坐—伸—想、站—伸—说、鱼跃龙门、寻宝活动、卡片匹配、互颁证书……让人没法犯困,这些活动相对来说也是在我们平常的课程设计中用的较少的形式,新颖有趣,易于操作。动胜于静,让学员动起来是可以提升培训效果的,大约可以提高20%,它可以促进人的大脑供给足够的氧气,我们可以针对性用于我们的课程设计中。

        另外周老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层面特别提到了关于引导的分类,引导可以分为战略引导、会议引导、教学目的引导,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开会的方式也不同,目的不同,当然引导也不一样。战略会议关注若干年后发展畅想未来确定方向,如私董会;会议引导更多的是群策群力达成共识,如世界咖啡、ORID、鱼缸会议等;而教学目的的引导则追求的是短平快,所以教学活动的都是为达到教学的目的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让学员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课程的内容。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3、课后课程设计资料的共享

        二天的课程,周老师用四元八步的方法流程来讲授课程,对于重点知识点讲解细致,不仅在课堂中传授了四元八步课程设计的逻辑原理、操作方法,而且在课后无私的分享了四元八步的课程设计的独家资料秘籍,一本86页的学员手册,工作辅导散页11张,还有一本活动素材集锦(包含77个活动的详细设计设计流程),这些资料不仅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做课程设计,也便于我们在课程运营中学习借鉴。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也是一样,很多资料其实不需要放在PPT里面,我们可以用工作辅导散页的形式来提供,对于一些有必要让学员延伸学习的资料,也可以通过打印参考资料的方式提供。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结尾:

        周涛博士学贯中西,在脑神经科学、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学、课程与设计、绩效支持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更难能可贵的是待人真诚热情、温润谦和,其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这门课程是周涛老师几十年的学知及教学的精华提炼,并且还在不断的精进,是每一位渴求优秀课程设计及教学人员难得的优质课程。

相关文章

  • 《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因朋友引荐11月22—23日在上海参加了周涛博士两天《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工作坊,深感不虚此行。 ...

  • 四元八步,玩转设计

    上周参加了周涛博士两天《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工作坊,课程目标清晰、内容信息丰富、教学活动多样,虽然以前也学习...

  • 周涛《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

    作者认为,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可以分为四个代际,分别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脑神经科学为理论基础。而四元八步...

  • 参训有感

    繁忙而又紧凑的四月,公司开展了为期6天,全程脱产模式的高层管理者训战课程。 为不耽误学习与工作,HR组织方将时间分...

  • 课中课 - 记录《脑友好型5C课程设计策略》

    这次ITS的课程是由张毅老师主讲的《脑友好型5C课程设计策略》,通过学员互相交流,发现大家对于这个题目都十分感兴趣...

  • 铭悟——脑友好型5C课程设计策略

    自从进入培训行业,站上讲台,面对着各个年龄阶层的学员,无数问题困惑着我们这些培训人:学员不配合怎么办?学员玩手机怎...

  • 5C让你更自信

    上周在杭州参加了张毅老师的5C脑友好的课程设计的公开课,课程从5个C讲述了课程设计的核心,张老师为了帮助学员们记忆...

  • 参训

    在公寓所在的园区吃了早饭,走路到1公里处的另一办公点参加新员工培训。 路上,风好大,一再觉得自己出门时应该带个外套...

  • 师训通知(下)模板

    [转圈]参训须知: 1参训老师皆需得到第四主科思维棋之身份认可,方可参训(否则不予接待)。 [太阳]身份认可包括:...

  • 教师也需要有一颗“匠心”

    今天的课程是张世宗老师的《资源整合与创新课程设计》,张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折纸玩意并耐心进行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参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元八步—脑友好型课程设计》参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uq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