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十一.《圣人不病》

七十一.《圣人不病》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14:58 被阅读0次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讲:知,不知,尚;不知,知,病。

知道了你不要自满,不要认为自己真的知道了,才是最高境界。

其实大多数人也都知道,道家的修养很重视深藏不露,只是大家听完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怀疑,只是有的人不说出来,有的人说出来:深藏不露跟没有才能有什么两样?有才能不露就等于没有才能。

此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真的是不了解《易经》的思维。深藏不露者不是没有才能的人,没有才能的人不需要深藏不露,因为即使他们全部展露出来也就那么一点点。深藏不露,跟没有才能的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深藏不露有个先决条件,就是你一定要有才能,而且你的才能还不小。所以没有才能,或者才能很小,根本不要去想深藏不露,那是笑话,那是贻笑大方。你越有才能,越要深藏不漏。

第一个,人家嫉妒你就会想办法打击你。第二个,人家害怕你,就联合一帮人把你排挤出去。第三个,你曲高和寡,根本没有人听得懂,大家认为你是疯子。

这样大家才知道,以后凡是听到道理就会笑的人,不要理他是最好的,理他完全是白费力气。

我们看到《易经》前面两个卦,第一个叫乾卦,乾卦初九爻,爻辞是潜龙勿用。就算你是一条龙,但是当你没有飞上去以前,你在地上随时会受到各种动物的打击,所以你要潜伏在那里,不要乱动,一动对你就是不利的。当有朝一日,蓄积到相当大的能量,而且碰到好的机会,一飞冲天的时候,飞龙在天,没有人拿你有办法,你就尽量地飞,不用顾虑。

坤卦,初六爻,也是第一爻,爻辞是履霜,坚冰至。当你踩到霜的时候,要联想到,现在就有霜了,今年的冬天会很冷,所以赶快趁现在大家还没有抢购寒衣,没有涨价以前买一件放在家里面,有备无妨。

我们为什么要守愚如愚,为什么要道隐无名,为什么要以知为不知,就是因为知识范围广了,永远谦虚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东西。

中国人见面老是让对方先说,自己不说,因为先说话的人是最吃亏的,你把所知的东西都说出来了,人家本来不知道,他全听懂了,人家本来缺的,他补全了。

只有你一个人来的时候这么多,走的时候还是这么多,毫无所得,只增加一些白饭而已,那就变饭桶。人家聪明人能不说就不说,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就会得到很多东西。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讲的非常妙,老子说: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一个知道的人,知道就算自己很知道,还是有不知道的部分。

所以“知不知”就是说,我就算知道,不是假装,假装是虚伪,我还要告诉自己有太多的事情是不知道的,这种是最高尚的境界,所以就简单几个字而已“知,不知,上”。

相反,“不知知,病”,根本不知道,或者就知道那么一点点就认为自己都知道了,然后抓到机会就吹嘘,抓到机会就宣扬,抓到机会就说自己有好东西要跟大家分享。

弄得人家看到你就很讨厌,就你那一点儿东西还拿来跟我们分享,但是人家不方便明说,所以你永远不知道。“病”就是很大的毛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你看圣人之所以被人家尊崇为圣人,是因为他不求人知,他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不随时教训人家,也不到处跟人家分享,圣人很谦虚,很礼让,很卑下,所以他没有这种毛病。

“以其病病”,因为圣人知道这种毛病是真的毛病,必须要去除才能够不病,这样才叫“病病”。

第一,要知道这是病,但一般人不知道这是病,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难得大家都听我的,但是不知道听完回去该怎样还怎样。

第二,知道这种病要去掉才不会有病。

第三,知道自己要把这个病去掉才不会跟一般人一样有通病。通病就是通常都有的病。

当这些都没有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寂寞,其实圣人本来就应该寂寞,不寂寞就不要装圣人,因为永远只有少数人认识你,就够了。

越是普遍知道的真理,越不珍贵,这个道理有待大家去想。我们每次都这样举例,观世音菩萨的法器是很厉害的,他一甩所有人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普渡众生。

可是他不这样,他要大家自己去修,修多少算多少,走多少算多少,你能过去就好,过不了自作自受,因为人要靠自己,不要靠外力,靠外力所得到的东西都不是你的。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因为圣人知道以不知为知,认为自己全都知道了,以知道过去的事情就知道现在的事情,他也全知道了。

虽然这当中有连带关系,但是毕竟还是有变化的。所以为什么圣人,像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不是很奇怪吗?

孔子是礼的专家,照理说他入太庙应该是以专家的姿态,说你这个不对,这个不符合,那才叫专家。而孔子没有,孔子入太庙每次都问,真有这样的,为什么?

他要印证自己的记忆是否有错,他要印证是不是现在人家改的他不知道,他要印证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知道了,有的人虽然在管理,但是完全不知道,要不然怎么会传错了呢?

就是因为圣人把这种毛病了解得很透彻,而且去除地很彻底,所以他没有这个毛病,也能够避免自己再犯上这种毛病。

我们一般人虽然做不到,但是不要放弃,尽量朝这个方向去修。道是不可知的,随意你说知道不知道,你说我知道,最后就是不知道。

凡是问你懂得《易经》吗?你说当然懂了,《易经》读了几百遍了,你问别人也许不懂,问我就问对人了。

这种人你最好少相信他。我们要“求道”,要认道,要行道,以无知入道,以无名为体,以可以知者为用。就是我所知道的部分。我先去走,先去行,先去体验,然后多请教别人。

今天科学证实的一件事情,让我们对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更进一步的佐证。就是我们一般人,总认为当已知的部分越来越大的时候,未知的部分应该越来越小。对不对?

我现在不知道的东西有这么多,因为我知道的东西太少了,我不断地求知,当我已知的部分快速膨胀,未知的部分一定是变少的。

但事实刚好相反,你去问科学家他会告诉你,当我对这件事情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以为我全都知道了,可是当我知道越多的时候,我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更多,这才是事实,因为它是无限大的。

为什么老子一直说知识不好,就是我们不知道知识是有限的,它带给我们太大的分别心了。

当你觉得你懂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框在里面了,就开始拒绝那些与你不同意见的东西,知道的就越来越窄,最后受害的人是你自己。

读儒家的书,读完了还要读老子的书,但是现在的人,以不知为知,稍微有一点儿见识,就认为自己不得了了。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自己认为毛病的人,就是毛病一大堆,而且非常严重,我们大家都要互相勉励,不要害自己。

—— 曾仕强讲道德经

相关文章

  • 2020-10-26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每天一章道德经71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

  • 读写《道德经》(七十一)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老子》不一样_第七十一章_知不知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修订]...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 至简诗抄467〔赵孟頫·道德经·七十一〕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

  • 读老子——实事求是

    第七十一章(修身) 【原文】 知不知,尚 矣;不知知,病②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

  • 七十一.《圣人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讲:知,不知,尚;不知,...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有感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

  • 【马上说天下】商道·非常道(一一二)

    (七十一)商道之病而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难懂的部分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一.《圣人不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yg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