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老人与海》

作者: 一诺余生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13:54 被阅读0次

文/一诺余生

图书插图翻拍

上次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还是在二十多年前,这次看到孩子的插画读本,又忍不住读了一遍。

不记得小时候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什么心情,现在到了不惑之年再去看那位老人,却是让自己油然起敬。一位老渔夫独自远航,与一条大鱼僵持,斗智,终于胜利了,将大鱼绑在船舷上,却引来了许多的鲨鱼。在极度劳累下,又与鲨鱼搏斗,虽然最后安全的回到了他住的窝棚,但捕获的那条大鱼却成为了骨架。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在前面的说明说的是,老人的原型为格雷戈里奥·弗恩特斯,在1936年出海时的经历。整篇文章,主要围绕老人来写,塑造了一个英雄主义、永不言败的精神世界。

在文章中,最突出、最影响人的话语就是老人自言自语说的那几句话:“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决不能被打败!”然而,让我最受触动的,还要数老人在与大鱼僵持几昼夜后,筋疲力尽时,心中想法说出了一句话:“看来我已经垮下来了。可我不会放弃,我还要试试,无论如何我都要试试。

这句话看似老人在无奈的情况下无心说出来的,但对我们这样的读者来说,各有各的感受。对于我来说,这老人的形象与自言自语的话,像是为我注入了一丝能量。这丝能量我说不清道不明,两相对比,风烛残年的老人尚有这种坚韧,更何况在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遇到困难,又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文字没有什么太华丽的展现,可能是英译本的缘故,又或者本身如此,毕竟英文原版的小说我没有读过。故事情节也并不跌宕起伏,有些地方甚至是平铺直述,正是这种手法,反而体现作家海明威深厚的笔力,也更让人能够感受到海上的那种情景。

读完这本书后,一个老头子的形象不时的浮现在眼前,那是一种抗争命运的形象,也是一种闪着光芒的英雄形象,更像一座灯塔一般,独自一人捕捉大鱼的艰辛,还有与鲨鱼的搏斗,即便最后还是什么都不剩下了,至少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还在。

孩子说,《老人与海》她读了,但是没能读懂。如今,我又重读,却只能读懂它的冰山一角,无法跟孩子去讨论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那姑且就放着吧,等到有一天再拿起来读的时候,可能又是另一番样子。

可能,我还需要再去读一读海明威其它的作品,毕竟他的经典语录中还有一句话:“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再读《老人与海》,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虽然这本小说已经诞生70年了,但它的艺术魅力依然是璀璨的,不仅引导我们读者去感受生活的真意,还为热爱写作的人指出了一些写法上的立意选择方法。

一点拙见,以此为引,为读更好的书开个好头。

相关文章

  •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二十八天

    再读《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也是我儿子送给我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著作,凭借此书作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

  • 拥有直面失败的勇气

    今天闺女完成《老人与海》的读后感,恰巧,我也十分喜欢海明威的作品,就跟着孩子再读了一遍。《老人与海》画面感非常强,...

  •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 2班 孟德鑫 还记得演员王千源在朗读者中朗读的是《老人与海》,刚巧买回一本,就再读一遍...

  • 再读《老人与海》

    今天中午看到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有;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

  • 再读《老人与海》

    个人感觉读书在精不在多,这些个日子没事,再去翻翻一些书。每每读起来,便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不追求自己能博览群书,只希...

  • 再读《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明了,简单。《老人与海》也体现了他创造遵循的冰山原则。 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 再读《老人与海》

    年轻时,我读《老人与海》,感觉朦胧又粗砺。 如今,再读她,感觉凄凉又温暖,却感受不到海水的腥咸! 边读书,边查阅,...

  • 再读《老人与海》

    文/一诺余生 上次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还是在二十多年前,这次看到孩子的插画读本,又忍不住读了一遍。 不记得小时候...

  • 再读《老人与海》

    在疫情尚未散去的当下,再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似乎更能汲取些许力量。 可怜的老人圣地亚哥经历了84天没打到鱼的霉...

  • 再读《老人与海》

    中学时,有幸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不记得里边的内容。唯一记得的是老人的那句话:人不是生来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老人与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fv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