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虾"非虾,相当于北方的面疙瘩吧,是我们这个小城里特有的一道美食。因为它是用刀削下去的,一条条酷似略微卷曲的虾,故而得名。
这是一道老少咸宜的食物。其用料丰富,口感也丰富。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里,要是来上这么一大碗,包管你从内到外都感觉热乎乎的,全身通泰呢。
小小的食物,承载了许多在外的游子对乡愁的另类记忆。"五一"期间,儿子回到家时,就说特别想吃这种家乡的食物。
奈何我不会做。于是母子俩满大街的寻找、比较,终于锁定了一家。从儿子满足的神态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种内心的慰藉。
后来,偶尔跟老姐聊起,她说自己曾经上手过好几次,感觉还挺不错的。于是,赶紧向“师傅”请教。
其实,做法并不复杂。小麦粉加水搅拌,水分不可过多,至没有颗粒,也就是让面粉刚吸足水的状态。要想增加韧劲,最好是提前一晚将面粉搅拌好,可放入冰箱保存。
香菇、虾干等事先泡发。将肥肉和瘦肉分别切成丁备用,或者也可以直接用卤牛肉。至于蔬菜,可以根据节令选择,我这次用的是蒲瓜和西红柿。先将蛋加工成蛋皮或荷包蛋。再起锅熬油,翻炒肉丁,加入香菇和蒲瓜,继续炒至半熟状态。放适量的水或高汤,以及虾干煮开。
这时候,最核心的技术部分来了。将盛有面糊的大碗略微倾斜,用刀沿着碗沿,在面团将落未落之时,快速的划下一小片。这对于初次操作的我,是颇有难度和挑战性的。要么弄得小了,只有一丁点下去,要么一不小心一大砣掉下汤中。以至于粗细不匀,进而影响了煮熟的进度,对口感也会有影响。
一开始,我是太紧张了,以至于小心翼翼的。锅里的水在沸腾,碗里的面糊还有好大的一部分。在尝试了好几回之后,终于有了一点小经验。手起刀落时,将面糊稍微提拉一下,同时碗稍旋转,一朵漂亮的抛物线落入汤中,拉出了长长的尾巴。相比之前,又长又均匀,不错哦。
在全部麦虾入锅后,竟然感觉拿碗的手也很酸胀呢。看来,要想做好一件事,还真是不太容易呢。
虽然动作慢了点,粗细也欠均匀,但整体还算成功。因为面粉是提前搅好的,在韧劲方面尤其理想。加上锅盖煮了几分钟,最后撒上卤牛肉和韭菜,就算大功告成了。
瞧这色相,红、绿、黄、白、黑,十分诱人。盛上一碗,再拌以少许的辣酱,淋上点香醋,那滋味,鲜香爽口,绝对不比店里卖的差。
小试牛刀,竟然有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自信心不免有些爆棚了,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