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作者: 珞历 | 来源:发表于2019-10-11 07:15 被阅读0次

晨醒之时,小儿还在酣睡,此世间最感人之事便是婴儿般的睡眠,全然释放的状态,纯粹天然的姿态,看着莫名地欣慰。

昨晚终于写好了一篇关于残雪的文章,《不管得不得诺贝尔文学奖,残雪还是残雪,卡夫卡还是卡夫卡》,文章过半颇有难度,如同翻越高山,到了半山腰,踯躅不前,突然感觉力不从心。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又名《小戴礼记》)

这段取自《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相传乃西汉礼学家戴圣所著,原文是通过类比指出教和学的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的关系,指出实践的重要性。

而取其中一段恰用于此时的心境,践之方知不足,知不足而自反。一贯以来,自是甚高,总以为只要自己着手去做,无不成之事。然而真正实践的时候,才体会到何为才疏学浅。

书到用时方恨少,心中有所想亦有表之决心,却不知所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佳肴就在眼前,食之知其味美,梦想就在那里,想要达到还需要很长的路。

昨日强压式地知识输入和输出,对自己而言是一次尝试,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怀着一颗初心,带着一份执着,日日自省日日磨砺,终有一天可以自如的驾驭文字,游刃有余。

没有真正写文时,散漫地天马行空的只道是自负才情,而真相并非如此。近日在读两本书,一本是张宏杰《曾国藩传》,另一本是陈彦的《主角》,

这两本书,秉承一个价值观:下笨功夫,用拙劲,不取巧,不走捷径,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曾国藩的人生之路算是一个传奇,他起点极低资质平平,身体禀赋也差,出身也很平常,但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成就了一个传奇。从这个钻之弥坚、仰之弥高的人物身上,看到的一个努力的人。

另外一本《主角》则是讲述一个小人物,通过不懈努力打拼,最终成为秦腔金皇后忆秦娥,这本书里有两条线,一条是忆秦娥一步步成为秦腔名伶的打拼故事;另一条线是忆秦娥被迫卷进纷争的故事。

我不太喜欢第二条线,因为忆秦娥最终达到的精神层面的高度很低,故而我会下意识地弱化它,第一条线才是我真正要学习的,那种精神,下笨工夫,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附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而“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一文中,也有类似的价值观,《记》曰:“蛾子时术之。”说的就是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

所以,世间所有的智慧是相通的,学习之路要的就是这种“蛾子时术”,今天开始做回蚂蚁,从零开始积累,这也正是“珞历”的含义,聚沙成塔,堆积成山,如同每日陪伴小儿玩叠高高的游戏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wz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