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
暂别振太,我们踏上了前往小景谷的班车。一个小时就到达了小景谷,现在镇里老百姓自己新建了条茶街,但是都没有开门,显得很萧条,应该是受这两年疫情影响。新建的茶街就在原来老街的附近,周边空旷。但一路走来,镇上做茶的气氛比之前到过所有镇子都浓厚,茶叶小型加工所、茶叶店比较多,街上时不时能看到拉着大袋刚做好的茶叶的车,以台地茶做的大白茶为主。
小景谷环境 新建的茶街 原来的老街小桥普洱市有个景谷县,景谷县有个景谷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景谷,历史上云南沱茶的前身便出自小景谷。
民国初期,官府放松了对茶叶的掌控,开始出现私营茶庄,一时间茶叶贸易大大兴起。小景谷最有名气的茶庄当属成立于1912年的恒丰源号,那是光绪年间在小景谷倡导种茶的纪襄廷所创立。再者是于1902年创制了谷庄沱茶的李文相所创立的“李记谷庄”,这“谷庄沱茶”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下关沱茶”的雏形。当时的小景谷街子成了景谷、景东、镇沅三县的茶叶交易中心,每年春茶上市期间都会在景谷街举办“春茶会”,外地客商马帮日夜兼程地赶来参加茶会,带动着周围茶区如振太、塘房、民乐、钟山、凤山等地都云集于此进行茶叶交易,是名副其实的茶马小镇……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时的景象了。
本来我们已找到上面所说“李氏茶业”门口,主人上山做茶了,完美错过。
李氏茶业小景谷各村会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
苦竹山所在地 山上古茶园我们步行找到一家茶农自己开的茶店,很幸运,因为镇上做生态白茶的比较多,这家是主做古树茶生普的。坐下来先喝一泡去年苦竹山的古树茶。入口还是比较柔和,苦涩较淡,苦显于涩。他家的茶地是属于文山顶片区的,一会儿再喝。
去年苦竹山古树生普 苦竹山茶汤因为前几天下雨,我们赶上古树茶做的第一波了,来尝一下他家文山顶片区的今年头春古树生普。正好赶上政府来店里做产业调研,都拿着笔和本认真记着,也不要主人递的烟,很详细的了解茶农今年的鲜叶产量及价格、加工方式。听他们问答,加上之前看到茶店的数量,感觉当地政府是很重视这里的茶叶产业的。
文山顶今年的新茶香气不错,它的生态环境应该是很好的。入口茶汤清甜,涩显于苦,有一些山野气韵,汤感较薄。但看得出来小伙子做茶的工艺还是不错且稳定的。
文山顶片区今年头春古树生普 头春古树茶汤至于当地的红茶和白茶我们就没有继续品尝了,红茶虽有用古树料制作的,但都加上了烤的提香工艺,而白茶的原料以大面积台地茶为主,并且都是阴干,没有利用阳光晒干。
虽然没有喝到特别中意的茶叶,但是从景东开始到现在,我们也初步把普洱“景景镇”茶区(指景东、景谷、镇沅三个区域)包括茶山走了一遍,对这个普洱古树茶主产区的生态、环境、做工、茶汤特点、市场有了初步了解和判断。接下来,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去做“唐茶”的古树了,后面跟随我们的脚步与思路来看看今年我们的选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