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布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四大名著赫然忝列其中。当时我还嘿然一笑,阅读能力下降这么多了嘛,可是一回想自己读四大名著的时候,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但是有独特的方法和思路,能安然挺过文坛给我们判的四个“有期徒刑”。下面说说我个人是如何撑过去的,以求让后来者少受些磨难,多享受点乐趣。
《红楼梦》:初读红楼时,不过舞勺之年,那时候哪懂得什么阶级斗争,什么压迫解放之类的,只见第一、二、三回,就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怀疑,说好的名著呢?咋只见两个老大爷吹牛皮从古到今呢?林妹妹和宝姐姐怎么还不登场?于是,放下了《红楼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它。也许“爱恨就在一瞬间”,那天不知凑了什么巧,信手拿过一本书,看都没看随手翻开一页,正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晏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看到刘姥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我真的是如书中的人物一般,茶喷了一地,笑到岔气。鸽子蛋掉地上“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没了”,行令的时候,别人的当时都没感觉有意思,只有刘姥姥那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记忆犹新。然后就彻底爱上了这本书,想知道她的来龙去脉,翻到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顺带了解了宝玉和袭人不可描述的事情。曾经乏味的诗词也开始看得下去乃至出口成诵,那时最喜欢的时期就是于同学们探讨《红楼》,研究伏笔和人物,以后看多少遍都不厌倦了。正是,第一遍看刘姥姥的笑话,第二遍看宝黛的爱情,第三遍欣赏红楼的诗词,第四遍开始流口水研究大观园的美食,常读常新,每看一次都有别致的惊喜等着你。
《水浒传》:大多男孩爱《水浒》,大概是崇尚江湖哥们儿义气和打打杀杀的武功,我却不是,我是因为鲁智深这个人物喜欢上《水浒》,但是不是因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而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智深道:“酒家自睡,干你鸟事?”禅和子道:“善哉!”智深道:“团鱼酒家也吃,甚么“鳝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智深道:“团鱼大腹,又肥甜好吃,那得苦也?山下喝醉了,“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酒家!俺须不怕你!”还有吃狗肉的时候,居然拿一块给和尚吃,简直是一边流口水一边笑得肚子疼。自然而然地想看下去,尤其注意鲁智深个人的表演,还有各种酒席。说实话,武松打虎的情节不全记得,武松打虎前喝酒吃肉的文字却几乎能背下来,以至于现在在家吃饭都经常说“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没喝醉时,来一句“却不说三碗不过岗”深藏功与名!
《三国演义》:这个于我而言是最易读的,因为当时有一种干脆面,里面有一种卡片是三国人物,集齐可以得大奖,貌似我们同学没有一个集齐的。但是卡片上对于三国人物的简介确是让我们爱不释手,一下课小脑袋就凑在一起讨论三国武将除了吕布谁最厉害,在赵云和张飞之间争执不休甚至差点打起来。在这里不推荐先看《三国志》,因为除非是读书种子,才会在小学乃至初中时对这种文章感兴趣,一旦摧毁了兴趣,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西游记》:这是我最后看的一部四大名著,也是上大学后才看的,因为86版《西游记》太深入人心,导致大家都觉得没必要看原著了。但是看原著时却有不一样的惊喜。猴子原来是个老司机,天不怕地不怕却被狮驼国吓破了胆;呆子是个嘴炮党,却也任劳任怨;老和尚居然比电视剧中更爱胆小怕事话多;观音姐姐也会发怒,还被猴子讥笑“该他一世无夫”;白龙马的尿居然“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童采去长寿”;猴子居然比老和尚先成佛......
总之,四大名著都是卓有趣味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难读的书,不想读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难读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