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版本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川端康成作品系列。封面设计简洁而有视觉冲击力,有浓郁的日本风格,准确地传递出了川端康成的美学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bc67f1d7eef99c74.png)
译者翻译的文字典雅古朴,与我们平常印象中的日语风格大不相同,这是最有川端康成特色的译本。
在读《雪国》的时候,与其他版本的《雪国》对照,可以明显感到文字上的不同。川端康成的文字有极深的日本美学传统,读他的文字,是一种享受。这个版本可以更加明显地感觉出川端康成的文字特色,干净,简洁,但是又有一种淡淡的寂静之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8053e8694c5e36d3.png)
对于川端康成来说,情节已经不重要了,人物的生存状态,文字中传递出的孤独和哀伤才是文学的本质。
川端康成曾八次被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并于1968年获奖。他是第二位获奖的亚洲作家,第一位是1913年获奖的泰戈尔。2022年是川端康成去世50周年,他的作品成为公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0a1e78ac81471349.png)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以《雪国》、《千羽鹤》及《古都》三部小说获诺贝尔文学奖。
《雪国》出版于1937年,《千羽鹤》出版于1952年,《古都》出版于1962年。
川端康成的小说,情节经常在进展中戛然而止,让读者通过这种留白去感受到侘寂的意境。
读《雪国》,觉得到处都是“徒劳”,读《千羽鹤》,感受到的是“无奈”和“悲哀”,读《古都》,则满是“寂寞”,千惠子的寂寞深入骨髓。
《雪国》开始那一段火车上的描写,太高明了。岛村看着火车车窗上的叶子的倒影,车窗外灯光从叶子的眼中闪过,读者就这样随着这样梦幻的场景进入雪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9b57afd6001c2d0e.png)
最难得的就是。文字上非常写实。我小时,喜欢坐火车看车窗上人们的倒影和外面的景色重叠,尤其外面有火光的时候,就觉有一种朦胧的梦幻的不真实,川端康成将这种感觉通过文字表现了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51a1924646492cc5.png)
在《雪国》中,川端康成用最简朴的语言,拍了一部蒙太奇的电影,读者会感觉到这个故事既近又远,既真实,又虚幻。雪国,就像每个人心中深藏的那个角落,像个世外桃源。它好像不存在于三维空间里,它存在于另一个平行空间。
《雪国》开始于火车上的叶子,结束于《叶子》的死(在1957年版的电影中,叶子没死),而通篇主要在讲驹子,这是否在暗示着由叶子开始和结束的那个平行空间,本身就是一场梦幻。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24589496cb54015c.png)
岛村来到雪国,如何来,如何走,他回家如何解释给妻子这消失的几天?仿佛,他是超越了现实,跨越了时空来到这里的,就像平行时空,这里的一切,和现实生活仿佛没有联系。岛村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只是暂停了几秒钟,没有人察觉,于是生活继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3f92f6cd2c4a7f7d.png)
小说中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极其生活化,简单而纯粹。而读者看完之后的感官,却是凌驾在这种家长里短之上的。文字是现实的,意念是虚幻的,不知道川端康成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令人惊叹文字的神奇。
《古都》于1963年被拍成电影,获第3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影片完整地再现了京都这座城市的风貌。千惠子和苗子由岩下志麻饰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9bebd2da0794e49f.png)
1980年,《古都》再一次被拍成电影,千惠子和苗子由山口百惠饰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d20eac32ba4fe53b.png)
川端康成一直有一种“物哀”的理念,容易产生哀伤和忧愁的心理。正如《雪国》中岛村说的那样,“生也好,爱也好,都是徒劳!”又像《古都》中说的,“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永久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2340/f219326fcf6568aa.png)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的公寓打开煤气开关口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终年七十二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