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册

作者: 木子嫄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7:07 被阅读0次

以简单展示复杂,以黑暗见证光明。以欲望的轻为灵魂的重。以最朴素的乡为民族的根。读 李佩甫先生《生命册》。

李佩甫的书,我很早读过一本《羊的门》。先生生于大中原的乡村,后来生活在大中原都市里,但却还总是写着乡村的故事,渺小或者有一些卑微。通俗或者有一些演绎。常见还似乎有一些传奇。嬉笑中还有些眼泪。但故土的乡里不就是这样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的感慨2000多年都过去了!但民生之多坚,还是离我们这么的近!愿有更多如先生这样感慨民生之多坚的人!能打动那些“有私心”而又掌管着国计民生的人们;但愿每一个人无论贫富没有贵贱,都能够有尊严地做人做事;但愿世间不再有生命的哀歌!

我总是以为大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根,她好也吧!不好也吧!但根总是在这里的。中国的崛起没有大中原的崛起终究会成为笑谈。李敖先生说,只有那一天河南在中国最强了,中国才会在世界最强。我深以为然,因为大中原就是中国的缩影。

一个民族和地区的强盛,尤其是经济的强盛,一定以文化为先导。正是因为唐诗宋词之文化巅峰,才造就开封和西安当时世界巅峰的大城市。 清末和民国初期,北方文化氛围越来秃废,江南尤其浙江从藏书到文人学风已超过北方,这其实正是改革开放后浙江崛起的基础。经济浙江其实文化浙江的证明。

河南人很多时间被妖魔化。但2015年河南人,大家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宁泽涛、朱婷、周琦、施一公、李佩甫。当然还有一个让足球成为亚洲冠军的大开大阖的许家印。他们都是让自己作为河南人达到了代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 河南人喜欢说:“中”。这个词似乎还有很多人听着会笑,其实再没有“中”这个字更中国更响亮了。中国之中,中原之中。

“自从惠惠进了豆腐坊之后,春才的日子不那么素了,他的日子开始有了些颜色。每到傍晚时,人们就见豆腐坊前拉起了一道绳子,绳子上搭着惠惠洗的衣服,那就像是过日子的旗子,旗子在迎风飘扬。”这是《生命册》的一段话,多么平淡,但我看和却很美,这原来就是美丽生活。

相关文章

  • 生命之册

    以简单展示复杂,以黑暗见证光明。以欲望的轻为灵魂的重。以最朴素的乡为民族的根。读 李佩甫先生《生命册》。 李佩甫的...

  • 生命册

    生命册 丹青卷 红袖流云 霓裳舞翩翩 秦淮画舫 恍见当年杜十娘 琴指飞弹 华笙歌扬 情犹未了缘已散 千斛明珠 沉入...

  • 生命册

    写男人还是李佩甫狠啊,不对,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是狠人,虫嫂靠偷把自家三个孩子拉扯到上大学,即使她被全村女人扒了衣服...

  • 《生命册》笔记

    【1】有时候,我又觉得我是一个楔子。 强行嵌进城市里的一只柳木楔子。 虽然我满身是芽儿,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水泥...

  • 读《生命册》有感

    独得一人苟于村,幸得姑爷怜爱深。 百家百味谋生路,功成却羞识村人。 独去帝都识骆兄,辗转南下成蠡翁。 洞明世事已成...

  • 看《生命册》20220625

    我是第一次看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故事,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个书名《生命册》,让人感觉到一种敬畏。 在看了一段之...

  • 《生命册》:生命也许本无根

    读《生命册》,首先是语言上感觉十分亲切,作者李佩甫是许昌人,离我们那儿很近,书中很多方言依然在村落中流传,“谷堆”...

  • 《生命册》中渗透的悲悯情怀

    作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新作《生命册》凝结着作者50年的生命体验和3年的心血。《生命册》看似写实地描述...

  • 每个人都有一本「生命册」

    文 | 迈爸 每个人,丛生到死,都有故事。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命册」。 《生命册》就是这样一本很多人的故事...

  • 【东写西读】李佩甫的 “平原三部曲”

    这个月末开始阅读李佩甫的 “平原三部曲” ——《生命册》、《城的灯》、《羊的门》。 《生命册》是第一本读完的,实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之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i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