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一个项目的施工设计评审。厂家提供了设计报告和图纸,并做了多媒体汇报。我发现报告内容和汇报PPT多处不一致,报告中元器件的型号、图片及厂家也对应不上,图纸和报告中的图都很模糊。技术任务书要求的管材全是不锈钢管,厂家报告中有的是碳钢管,有的是不锈钢管,管道焊接施工也是两种材质都有。我的直觉是方案做的不好,不太认真,提评审意见时也说了不少问题,还说了句“感觉你们做的不好,报告就像从别的项目资料中照搬过来的”。评审会结束后,回顾整个会议过程,想想自己的发言,有不少地方值得反思精进。
反思一:应系统化、流程化思考。针对别人所做的方案,从汇报材料、报告到图纸,作为懂行的专业人员,应有一套完整的评审流程。自己参加评审会议几十、甚至上百次,并没有总结形成一套专业的评审思维模型。经常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系统性,也没有能够做到抓大放小、主次分明。
反思二:多说事实、少下结论。针对厂家的报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直接列举出来,应只讲事实,用证据说话,不能笼统的下结论说做的好不好。有事实依据,厂家无话可说。如果说你们这个方案做的不好,这就是下结论,常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也让人很难信服。
反思三:关注大局,少纠结细节。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沟通协调,多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作为评审专家,应从全局出发,把握总体方案,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不用太关注,更无必要一一列举出来。
反思四:应注意说话方式方法。作为评审专家,说话份量较重,更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成绩。参加项目的人很多,可能随便提出一个问题就牵涉到很多人,如果不注意说话方式方法,会打击很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会造成现场僵局。所以,要优先肯定别人的成绩,再提出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可以列举一些实例。这样让别人即能认可你的专业性,也愿意接受你的建议。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您喜欢,请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