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忘记了从前
目所之及只能看到前面,再前面
记忆会在某一刻苏醒
以为记忆已经由彩色蜕变成黑白
可时光漫过旷野的山山水水留下诸多足迹
一幅幅绚彩的自然之色充斥于眼中
我知道岁月的色彩不会随着记忆褪色变调
有心,这个世界便处处有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11635/be4a401c40daa388.jpg)
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稻草,现在看到稻草却总是令我心花怒放爱不释手。
六月的麦秆正是夏天最不可缺的柴火,一把麦秆塞进灶镗里啪啪几下点着燃过。想要灶镗里的火不熄灭就只能不停地往灶镗里加麦秆,饭没熟倒是自己出了一身汗把衣服打得透湿能拧出水来。老实说,夏天我不喜欢用麦秆烧火煮饭炒菜。
夏天正当季的柴火是麦秆,那么冬天的主场一定是稻草。麦秆根根饱满挺立似利剑直插云霄,一点着火就能迅速燃烧起来。稻草绵软有力最适合用来拴东西,可作为柴火却是不容易点着火,且塞进灶镗里也不易迅速燃烧起来,且最是容易积灰冒浓烟,一顿饭煮下来,一大捆一大捆稻草耗下去特费时又费力。冬天本来就冷,温度也比其他三季的都低,煮熟一锅猪食得用上两三个小时,这便是我看到稻草就恨不得多。
老家夏收麦子,秋收稻谷,以此维持一家老小一年的生机。当然夏烧麦秆冬烧稻草成为一种自然定律,谁家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可这两样作为烧火来源的柴火,我一样也不喜欢。最是期待有硬柴烧火,丢几根木棍在灶镗里,我可以跑到院子里溜达两圈,不需要用大量时间守在灶屋里一把又一把添麦秆或是稻草塞进灶镗里烧火。如果要我在麦秆和稻草里选一样自己喜欢的柴火,那么一定是麦秆。即便夏天煮一锅猪食便把我一身衣服打得透湿,我依然会选择麦秆而非稻草。
不会烧稻草的人,用一天时间也不会把猪食煮熟了。稻草不像麦秆,塞进灶镗里就能自己燃烧,还得自己用铁夹时不时拨弄一下它两下才能充足燃烧,而不会把灶镗塞满一下熄火冒烟窜得整个院子都是。
可就是这么让我嫌弃的稻草,现在每每看到了它或想起它来,总是觉得那么的亲切。
读小学那会儿还没有现在的保暖内衣内裤,通常穿在身上保暖的衣服就是秋衣秋裤和毛衣毛裤。里三层外三层裹往身上套,还赶不上现在的一件保暖内衣裤。若是遇上下雪的天气更糟糕,冻的人往被窝里钻。
记得有一年冬天,大概是上小学二、三年级吧。大早上实在太冷了,穿一条秋裤和一条毛裤根本不保暖,冷得人浑身发颤连说话都说不利索。无法,便把能穿的秋裤都套在了身上,才能稍稍抵挡住一点的寒冷。我更是离谱,差点把夏天穿的裤子也一并套在了身上。还是老妈说夏天的裤子穿身上一点都不保暖,穿了也是白搭,才打消我穿夏裤的决定。
那时的冬天太冷了,我连下雨都怕,更不喜欢冬天下雪了。当然,也不得不感叹当时的物质有稀缺,而我的身材有多骨感,那像现在大腹便便滚圆得很。冬天有两三条秋裤和一条毛裤,那都是很有家底的人家才舍得置办。我便有三条换洗的秋裤和一条毛裤,那都是老妈心疼我专为我置办的过冬服饰。但遇上太冷的天气,这三条秋裤、一条毛裤套在外裤里都不顶用,更何况是床用用品?
在物质稀缺财力不足的年代,连穿在身上抵御寒冷的衣服都不够穿,哪有余钱置办棉花弹棉被垫在床上保暖。每年稻谷收回粮仓垛稻草之时,老妈会和院子里的嬢嬢们,挑选最上好的稻草凉晒干透了水分,再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直到有一手掌厚,才在稻草上铺上一床棉被,末了再在棉被上铺上被单,这便是整个冬天最好的保暖床垫。
现在有床垫和更保暖的羽绒被、蚕丝被,谁还记得稻草充当的床垫呢!一段视频一张图片把我拉回从前,沉寂在记忆深处的画面一下子复活了。曾经的岁月,又再一次重现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