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十四)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23:26 被阅读0次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死了身体就变得坚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得干枯。所以说坚强的属于死的一类,柔弱的属于活的一类。所以军队强大就会灭亡,树木强硬就会折断。所以强大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天道运行的法则,就像是张弓上弦吧?弦位高了就压低,弦位低了就提高;过高了就加以减损,不够高就加以补足。天道运行的法则,是减损有余来补给不足;人世的规矩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来供奉有余。谁能拿出有余的东西来供奉给天下人呢?只有有道的人。所以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已能,有所成就却不自居有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才能吧?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水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柔胜过刚,弱胜过强,这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说:"承受一国的耻辱,这就是国家的君主;承受一国的灾祸,这就是天下的君王。"正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调和大怨,必然留有余怨,怎么可以算作是善呢?所以圣人拿着券契,却并不用来向人讨债。所以有德的人掌管券契,无德的人掌管税收。天道无所亲爱,总是站在善人这一边。

相关文章

  • 《老子》|那些提高情商的修身之道(3)

    《老子》|那些提高情商的修身之道(3) 《老子》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二十四)

    (二十四)论“持”在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体现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大道至简、和光同尘、论持、天人合一 摘要:...

  • 《老子》与医道(二十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 故有...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二十四

    其二十三 原文: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

  • 转《老子》第二十四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

  • 《老子》第二十四章

    二十四章(修身)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

  • 《老子》第二十四章

    三十四章(论道)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

  • 感恩日志第41篇|放飞童心,激扬梦想

    5月30日 星期一 四月二十四 多云 今日读经汇报: 《易经》上经23~30卦, 《老子》31~40章, ...

  • 老子语录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

  •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老子》(二十四)

    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二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x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