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迟迟没有行动?
其实早已有了让学生每学期阅读几本名著的想法,只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迟迟没有行动。
1、学生(中职)语文基础较差,阅读名著困难重重。
2、从学生上课的状况来看,班级至少一半学生缺乏耐力和毅力,文本阅读放在课堂上会有一些成效,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不过,说实话,正常的教学进度对这一部学生也是无效,苦笑)。
3、五个专业班级,每班人数至少40人,多的达64人,人手一本纸质名著,困难重重,除非由老师自掏腰包。当然,学生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可以让学生阅读名著电子版(大部分名著还没有电子版),但又会触及一些班级的手机管理(有的班级将手机收起来统一管理)。
学生给我的刺激
十一之前,网络1班的语文课上,喜欢阅读的赵哲再次刺激到了我的神经。
“老师,下节课(当天他们班是两节课),咱能不能不讲正课,讲点有意思的”,课间,赵哲一边笑着对我说,一边手指娴熟地操作着手机游戏的界面。
“那你想让老师讲哪方面的?”,我饶有兴趣地问。
“小说,课外故事,反正,只要不讲正课就行,嘿嘿。”
“哈哈,好啊,下节课,我们不讲正课了。”
其实我是有备而来,前一天在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中读到了几句诗,已经做了PPT,准备下节课就这几句诗开一个讨论课。
如果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小小思想的碰撞”迸发出了闪烁的火花。
尤其是志遥的观点:“如果你这一辈子的工作就是扫大街了,那我觉得也不用难受,扫大街,也要看你扫哪儿的大街,扫大街也可以有追求,比如说我可以追求去扫天安门广场前的大街,哈哈,那就不一样了,那也是扫街啊!”,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讨论课虽然开得热闹,但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赤贫也深深刺痛了我。
这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这是一群处于美好年华的孩子,这是一群应该精力旺盛的孩子,这是一群求知欲与好奇心应该最强的孩子啊!
搞名著阅读,就选这个班!
下课铃响之前,我宣布了阅读一本名著的决定,课代表立雨建议我推荐几本,让大家从中选择,根据学生的阅读现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推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小王子》、《杀死一只知更鸟》、《云边有个小卖部》、《人生》五本,最后敲定了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
班长孙瑜、立雨找到了免费的电子版转发到了班级微信群,一切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于是十一长假的作业就有了——阅读《云边有个小卖部》,开学后开阅读讨论会。
期待、挫败、期待
十一期间,我用了两天的空暇读完了这本书,又用了两天的空暇写了5000字左右的阅读笔记和感悟,为开学后的阅读讨论课做了充足的准备,满怀期待。
雷夫有言:“假如你是个进取的老师,我有话告诉你,那就是,苦日子不远了,不管你再怎么尽心尽力,激情四溢,到头来都可能功亏一篑。”
十一返校后的第一天就是网络班的课,了解完大家的阅读情况,我悲从中来,全班五十多人,阅读完的有2人(立雨和美羽),阅读一部分的9人,剩下的同学为何没有阅读不得而知。
“教书这工作本来就充满挑战,就算最优异的老师都随时可能碰到挫败。”(雷夫)
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可伤悲的呢,在假期,还有十几个人能克服手机、电视、游玩等等一系列外物的强烈诱惑,静静走进云边的小卖部,体验阅读的美妙时光,多么可贵啊!
“好老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从不轻言放弃,而且一旦遇上挫折,他们一定会再重返教育现场,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雷夫)
第二节课,我在班级阅读了书中的部分片段,试图去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将这部书的阅读期限又推迟一周,期间,不定时讯问大家阅读的进度;同时,要求已经读完本书的同学试着去总结一下书中的故事,以及对这本书的感悟,期待他们在阅读会上能够先进行分享。
寻找方法
说实话对于和学生共读名著,我并没有什么经验,也一直在寻找和探索更好的方法。
雷夫写了四本书,就差《56号教室的奇迹.成功无捷径》还未翻开,其实在其他三本书中,雷夫多次提到自己和学生一起阅读名著,但并未独立成章,虽然雷夫提到的名著很多,但未必适合我的这帮学生阅读,所以就没有总结,更没有付出实践,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昨天一翻开《成功无捷径》,惊喜发现目录里出现了“学生阅读总动员”一章,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
“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环,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会不但学科成就欠佳,也很难得到知识的乐趣。”
“阅读教育是条漫长艰辛的旅程,虽然我已经带领孩子走了好几回,下一回也不会变得更轻松容易”。(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