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一起摇摆

作者: 未央月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7:08 被阅读116次

    在很久之前的一个系列中,介绍过一些唐代乐舞的情况,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唐代的舞蹈。

    现在能够看到的许多资料其实都是属于娱乐活动中的乐舞。最熟悉的莫过于“健舞”和“软舞”这两大分类。

    其实这样的分类主要是从舞蹈的艺术风格来划分的,就不同文献记载的健舞和软舞的表演曲目,很少有交叉相同的。健舞与软舞的演出一般是单人或双人,绝不是“群魔乱舞”的场面。

    看到舞女挥舞长袖、翩跹起舞,耳旁是节奏舒缓的配乐。不用说,你也能猜到是“软舞”的范畴。这类舞蹈正是继承自中原地区的传统乐舞,长袖细腰便是她们舞姿的特征。谁说唐代都是胖美人的?

    所谓: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软舞”主要讲究舞袖、运腰,并求轻、柔,要是胖到没腰可就没法看了。配合音乐展示出舞蹈行云流水般的韵律。

    韦贵妃墓壁画长袖舞

    郑仁泰墓所出的舞俑塑造的舞女一手长袖抬起,另一手自然下垂,身着长裙,微微朝一侧扭头、身体倾斜,舞姿柔美的特点明显的展示了出来,而像这样的舞俑体现的“长袖舞”一类较为柔美的舞蹈,应该多是继承于前代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此形态或许正是唐代“软舞”类型的体现。

    来呀,一起摇摆

    故宫博物院的这对舞女上穿翻领半袖衫,下著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

    故宫博物院藏唐代舞俑

    这位女子虽然没有起舞,看看这夸张的发髻、浮夸的衣着,再看看这pose,很可能是准备舞一曲呢。(我对她有种偏爱,第n次出现了)

    张臣合墓舞俑

    著名的健舞表演可就是男女艺人都很常见了。著名的“剑器舞”、“胡旋舞”、“胡腾舞”都是健舞的代表。

    提到剑器舞,自然会想到公孙大娘和杜甫的诗句。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关于剑器舞的具体表演内容,有文献中记载是女性舞双剑,还有的记载是女性穿着军装、空手而舞。不管是何种的具体表演形式,剑器舞都是英姿飒爽、十分帅气的感觉。

    胡旋舞相比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两个表演者就是杨贵妃和安禄山了。胡璇本是西域传来的胡舞(原属康居),一般认为是因表演者快速旋转而得名。这要求的技术可就高了,转着转着可不能自己晕倒了。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职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此处可以自行联想一下美丽的新疆舞。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胡璇舞不是在小圆毯子上舞蹈,而是在小圆球上。这绝对就是杂技的范畴了,感觉难度有些太大了。胖点的人确定可以操作吗?画面太美不敢看(比如“中有太真外禄山”)。

    胡腾舞总让我想到踢踏舞,也不知道是否有几分相似。胡腾舞本是石国的舞蹈,一般是男子独舞。最大的特点就是踢踏、腾跳、旋转等,节奏自然也十分欢快。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瞅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苏思勖墓壁画中的舞蹈者

    那个浓眉 、深目、高鼻 、满脸胡须的胡人,他头戴尖顶胡帽,身穿圆领长袖衫 , 腰系黑带 , 脚穿黄色的软锦靴 , 右手揽袖义腰, 左臂高举挥袖 , 提腿腾踏 , 旋转。可能这正是胡腾舞的一个场景呢!

    除了这些著名的舞蹈,还有一些舞蹈形象可能不那么容易辨认,但是却也十分生动有趣。

    先来看看这个“黑人”。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一头卷毛,圆目,高鼻,厚唇,袒胸露腹,颈戴项链,皮肤的颜色还被特意涂黑了。这个姿势略萌,从第一眼看到就觉得是“宝宝打死你”的动作,扭腰屈膝,右手前伸,左手举至脑后握拳。

    来啊,一起摇摆

    还有这组中土人士的舞姿,也是十分像广播体操了。

    来呀,一起摇摆

    这么看,这个舞蹈动作还是很流行的。

    相关内容:一千多年前,他们的家里有小乐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呀,一起摇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h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