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61岁,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
他和我的母亲养育了六个儿女,尽管传统思想让他拼了尽全力,生了两个儿子,可是他也没让我们这些女儿受委屈。只有我大姐在家里最难的时候初中毕业就去学医了,后帮衬父亲开诊所,其余三姐妹都是自己凭本事能考上哪儿就上哪儿去读。
最初家里仅靠种地为生,两百斤西红柿起早贪黑采摘、清洗、打包、半夜到集市叫卖也才入帐四十几元。邻居安排了初中没毕业的女儿去打工,还笑话我爸,说女儿读书干嘛,迟早是别人家的,苦成这样是多想不开,直接给儿子攒钱多好!
我爸爸不以为然,他虽没读几年书,但知道唯有读书才有出路。他不论儿子女儿,能读多远就读多远。如今,六个子女,有三个985硕士,一个普通本科,一个在读211本科,还一个就是我大姐。
话说把女儿培养出来后多要点礼金也无可厚非,可是我父母在我们四姐妹出嫁时没收一分彩礼,就是盼着我们在婆家有地位,不被轻看。在他们看来,收多了彩礼不置办同等嫁妆会让女儿受白眼,宁可不要。他们依旧守着那几亩田地(我爸爸后期诊所不怎么给人看病),努力给儿子攒娶媳妇的钱。夏天我爸黝黑发亮,冬天他耳朵和脸上都是冻疮,他毫无怨言,斗志昂扬。
有时我们做女儿的给他们点小钱,或买点东西,我爸爸总是说一句话:”你们都要先顾小家,再顾大家。有钱的时候,花出去不觉得,没钱的时候找谁要都难。平时不该花的就存好。” 所以,扶弟魔在我家是不存在的。也正因此,在外地买房的姐姐妹妹,总能拿出与姐夫、妹夫一样的存款。而大弟弟也是靠自己小两口在外地安家乐业,他从不觉得家里就该为他准备好一切。
老爸是我敬佩的异性之一,他为人坦荡,做事认真,除了不懂圆滑不善交际,他还是个内心强大,不受他人左右的人。
最最重要的是,他为人忠诚,对长辈如此,对朋友如此,对我母亲也是如此。在外地做生意那几年,他有时十天半个月回来一趟,村里爱嚼舌根的人传来风言风语,我爸爸根本不放心上,懒得搭理。他对我妈妈说:“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清楚。”有阵子村里一个多事婆跟我妈绘声绘色描述了我爸的“另一个女人”--卖辣椒粉和干货的老板娘。几个月后等我家也做起辣椒末的生意,到处给小卖部送辣椒粉时,好事婆就闭起了嘴。
我也一直想遇到一个老爸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