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第6章读书心得
【引言】哈佛大学,自1938年开始,开展了一次史上对成人发展研究最长的一次研究项目,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
2013年,第四任负责此项目的主管Robert Waldinger先生,他和大家分享这75年来的研究所得与发现:什么样的人生是我们想要的?如何才能健康幸福的生活?
一、 幸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保持好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庭、朋友、工作、社交,避免孤独
2.关系的好坏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
3.亲密的关系可以保护身体以及大脑的功能
人类,是极其社会性的动物。群居,就是我们崛起的第一步。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人类想要追求的幸福,简单而言,就是良好的关系。
二、要欣然接受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要领头、要欣赏孩子的本性,坦然接受孩子性格各异,与自己和平共处,才能与世界相处。
接受自己,还包括接受自己的情绪。孩子都是借由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学习一切技能,包括直面情绪。做父母的不能忘,孩子今天所学,必是你们昨日所做之事。
三、 善于调控自我情绪;
父母要以身作则,尤其是母亲,生理结构注定了情绪的波动比男性要高。但往往,丈夫一句理解和安慰的话语,是能给予妻子莫大的鼓励,用以应对日常带孩子的繁琐。尽快平复心情,永远是走在“调控情绪”之前。这是一辈子的功课,马虎不得。
父母应该承认孩子的情绪感受,并鼓励他们把情绪表达出来,而不应对其做价值判断。
四、善于理解他人的想法;
理解他人,是融入关系当中的首要一步。那么在“理解他人”之前,首先是要做什么呢?降低自我!
降低自我,方能照见他人。
父母要尊重孩子,降低自我,减少成人的偏见,主动引领孩子,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接纳他人的差异。以己达人,转换视角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理解他人的方式。
五、较少的抑郁和焦虑;
不仅是小动物会有趋光性,我们人类也是如此。每个孩子气质各异,不能要求他们人人都做“发光体”,但至少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防止/降低” 抑郁和焦虑。负面情绪的减少,正面情绪的阳光气息自然就会散发出来。
父母的嘴,既能成就孩子,也能毁掉孩子,就看你怎么使用它。
六、主动共情的能力;
共情力,是让你和关系里的他人联结出更好果子的最大力量。
“共情力来自于你感受到的,他人给予你的共情。”这句话表明了孩子习得的共情力,是来自ta曾受到过的他人的共情。苛责的父母,是很难教养出共情力高的孩子。
父母彼此要为对方着想,营造家庭的温馨,孩子在其中必能受滋养。父母要主动练习共情,哪怕是没条件创造出练习所需一二,就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只要有30%是充满共情的,孩子也能深谙其中。
七、高要求但温暖人心的教育风格。
对孩子关爱有加,高响应孩子的需求,也制定高要求的规则给孩子。其底层逻辑对应的正是“用高要求来抗衡人的劣性”,但同时也用“温暖人心”来做到真正的“以生命来影响生命”。
最后,个人一点小心得:
育儿之路,不求完美,但求尽量少犯错。
共勉!
注:
感谢自己选择日更,刻意练习,像是亲手拖着自己的身体置于冷水之中强行冷静。
作者:布谷
日期:2019/4/20 于广州
(“100天计划”持续原创第2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