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时候最容易引发各种思绪。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逛街......思绪散漫,无所拘束,所以感触往往被轻易引发,看一片落叶就能伤春悲秋,但是身边又没有人来分享,只能闷在心底自我消化。
这时候我就很想写点什么东西,想要记录,想要抒发,心底的种子一点点发芽,然后开始构思什么时候去写,该怎么写,该写些什么内容,好像恨不得手边有台电脑马上能把脑子里的百转千回的思绪尽数付诸文字。
但是,当我真正有了电脑,有了时间,我却不想再写了。好像这个视频比较有意思,先看一会儿;好像还有什么东西没有买,先逛会儿淘宝;好像微博好久没刷了,得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儿......诸如此类,有众多的阻碍横亘在我与文字之间,脑子里和身体里的惰性告诉我,休息会儿,好不容易能休息会儿干嘛为难自己。
于是我一再溃败,百转千回的思绪总也胎死腹中。于是我静默无闻的走过夏,又走过冬,连自己都忘记了曾经的春秋。
拖延症,美其名曰。说白了,就是懒。总是会看到有人为性本善和性本恶进行争论,但是我坚信性本懒。每个人都是懒惰的,或者每个人都会想方设法偷懒,因为懒,让人轻松愉快。这是否也算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本能,哈哈。
有的人,意志力强一些,惰性就弱一些;有的人,意志力较弱一些,惰性就强一些。而我,三分钟热度的时候就会偏向前者,大部分时间更偏向于后者,剩下的时候呢,就会陷入懊悔之中。懊悔我为什么要白白浪费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懊悔我为什么当时为什么不能更控制自己。
当然,懊悔过后的我还是我,所以我的记事本仍旧空空。
上高中的时候想写,课业繁忙,想着大学就有时间了;大学的时候想写,无所事事,心无感触,想着工作了有了阅历就有了素材;现在工作了,今天想着明天写,明天想着后天写,最终已无法重现当时的思绪,依旧流于空虚。
道理不是不明白,就是做不到。就像是听过了这么多心灵鸡汤,仍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人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一生的对手,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一生的阻碍。
网友评论